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0-11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1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4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6页 |
·本文的研究对象 | 第13-15页 |
·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研究 | 第16-21页 |
·相关的理论基础 | 第16-19页 |
·相关的文献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1-23页 |
·本文的研究思路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研究的总体框架 | 第22-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高技术企业协作R&D网络的形成机理 | 第24-36页 |
·企业协作 R& D战略 | 第24-27页 |
·企业获取创新源的战略选择 | 第24-26页 |
·协作 R& D组织模式的分类 | 第26-27页 |
·促发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构建的因素分析 | 第27-32页 |
·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相似利益因素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第三方促合因素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的形成机理 | 第32-35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形成的基本流程 | 第33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3章 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风险识别与评估 | 第36-44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风险的诱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外部环境对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影响分析 | 第36页 |
·基于协作 R& D网络生命周期的分阶段风险诱因分析 | 第36-38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的风险识别 | 第38-42页 |
·风险识别机制与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基于协作 R& D网络外部环境的风险识别 | 第40-41页 |
·基于协作 R& D网络生命周期的分阶段风险识别 | 第41-42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的风险评估 | 第42-43页 |
·有关风险评估 | 第42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的风险评估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分阶段风险管理 | 第44-59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R&D网络风险管理理论框架 | 第44-45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组建阶段的风险管理 | 第45-50页 |
·合理的伙伴企业选择 | 第45-48页 |
·有效的目标协同 | 第48-49页 |
·文化风险管理 | 第49-50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项目运行阶段的风险管理 | 第50-57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的自律 | 第50页 |
·道德风险管理 | 第50-52页 |
·R& D任务的工期风险管理 | 第52-57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解散的风险管理 | 第57-58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的解散条款 | 第57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解散时的界定 | 第57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的解散方式 | 第57页 |
·协作 R& D网络解散时风险管理的补充说明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风险管理的实证研究 | 第59-72页 |
·实证研究的设计 | 第59-63页 |
·实证研究目的与理论假设 | 第59-60页 |
·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 | 第60-61页 |
·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| 第61-63页 |
·实证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| 第63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风险的评价 | 第63-66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的基本现状 | 第63-64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的标杆测试结果 | 第64-66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风险的评价 | 第66-69页 |
·高技术企业规避协作 R& D风险的基本现状 | 第66-67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研发网络风险评价的标杆测试 | 第67-69页 |
·高技术企业协作 R& D网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| 第69-71页 |
·企业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| 第69-70页 |
·政府层面的对策与建议 | 第70-7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结论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8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8-79页 |
附录B 问卷调查表 | 第79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