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目录 | 第5-7页 |
| 前言 | 第7-12页 |
| 关于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| 关于本文的研究范闺 | 第8-10页 |
| 关于本文的研究目的 | 第10-12页 |
| 第一章 CEPA的法律性质 | 第12-23页 |
| ·传统法律分类视角下的 CEPA | 第12-15页 |
| ·抽象性归纳与概括式描述—目前主要观点 | 第12-13页 |
| ·比较性分析与批判性整合—诸种观点评述 | 第13-15页 |
| ·特殊性安排与具体化处理—笔者个人结论 | 第15页 |
| ·世贸组织框架视角下的 CEPA | 第15-23页 |
| ·CEPA的合法基础:区域经济一体化例外 | 第16-18页 |
| ·CEPA的法律模式:新型自由贸易区协定 | 第18-23页 |
| 第二章 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现状分析 | 第23-29页 |
| ·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主要内容 | 第23页 |
| ·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问题剖析 | 第23-29页 |
| ·CEPA争端解决机制呈现非专门性 | 第24页 |
| ·CEPA争端解决机制不具准司法性 | 第24-26页 |
| ·CEPA争端解决机制手段非多样性 | 第26-27页 |
| ·CEPA争端解决机制缺乏可操作性 | 第27-29页 |
| 第三章 重构 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必要性 | 第29-36页 |
| ·重构必要性的支撑 | 第29-32页 |
| ·自由贸易规则有赖制度保证 | 第29-30页 |
| ·协商解决争端存在诸多弊端 | 第30-31页 |
| ·外部解决机制面临现实困境 | 第31-32页 |
| ·重构反对论的批判 | 第32-36页 |
| 第四章 重构 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借鉴 | 第36-46页 |
| ·全球与区域经济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模式的概括介绍 | 第36-41页 |
| ·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 | 第36-37页 |
| ·欧洲联盟的争端解决机制 | 第37-39页 |
| ·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 | 第39-40页 |
| ·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 | 第40-41页 |
| ·全球与区域经济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主要模式的比较分析 | 第41-46页 |
| ·差异性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共通性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第五章 重构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若干建议 | 第46-61页 |
| ·重构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理念基础 | 第46-49页 |
| ·“一般性质”与“特殊属性”的平衡 | 第46页 |
| ·“一个国家”与“两种制度”的平衡 | 第46-47页 |
| ·“世贸成员”与“内部主体”的平衡 | 第47-48页 |
| ·“短期利益”与“长远目标”的平衡 | 第48-49页 |
| ·重构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宏观举措 | 第49-54页 |
| ·制定争端解决机制的专门文件 | 第49-50页 |
| ·明确争端解决机制的适用范围 | 第50-51页 |
| ·设计争端解决机制的程序模式 | 第51-53页 |
| ·重建争端解决机制的组织机构 | 第53-54页 |
| ·重构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具体程序 | 第54-57页 |
| ·争端双方协商阶段 | 第54-55页 |
| ·斡旋调停调解阶段 | 第55页 |
| ·专家小组仲裁阶段 | 第55-57页 |
| ·厘清CEPA争端解决机制的外部关系 | 第57-61页 |
| ·WTO争端解决机制可以直接适用 | 第57-59页 |
| ·WTO争端解决机制应当限制适用 | 第59-61页 |
| 结束语 | 第61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