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民事诉讼中诚信原则的确立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第一章 诚信原则的历史沿革 | 第13-20页 |
·诚信原则的涵义 | 第13-15页 |
·诚信原则的两种解释观 | 第13-14页 |
·诚信原则涵义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·民法上确立诚信原则的历史演变进程 | 第15-18页 |
·罗马法时期 | 第15-16页 |
·中世纪阶段 | 第16页 |
·诚信原则在近现代民法典中的确定 | 第16-18页 |
·诚实信用由私法向公法原则的变迁 | 第18-20页 |
·真实义务的确立 | 第18-19页 |
·诚信原则在公法领域的勃兴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诚信原则的必要性 | 第20-30页 |
·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相互作用 | 第20-22页 |
·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内在关联 | 第20-21页 |
·民事诉讼法的内在价值要求 | 第21-22页 |
·实体法与程序法的交互运用 | 第22-24页 |
·实体法与程序法有共同的内在精神 | 第22-23页 |
·民事实体法与民事诉讼法的相互渗透 | 第23-24页 |
·诉讼观念的嬗变 | 第24-25页 |
·诉讼观念的涵义与特征 | 第24页 |
·权利本位思想的转变 | 第24-25页 |
·我国民事诉讼运行现状的呼唤 | 第25-30页 |
·完善立法的需要 | 第25-27页 |
·司法实践的需要 | 第27-30页 |
第三章 民事诉讼中确立诚信原则的现实基础 | 第30-37页 |
·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观相吻合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传统诚信观的要求 | 第30-31页 |
·传统诚信观的现代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契合 | 第32-35页 |
·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要求 | 第32-34页 |
·市场经济制度为诚信提供经济基础 | 第34-35页 |
·与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特征相符合 | 第35-37页 |
·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的特征 | 第35页 |
·诚信原则内在的规范与强制功能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我国民事诉讼法确立诚信原则的具体构想 | 第37-53页 |
·确立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地位 | 第37-38页 |
·诚信原则的立法表达形式 | 第37-38页 |
·立法采用成文表达方式的原因 | 第38页 |
·诚信原则适用的主体、限制 | 第38-40页 |
·诚信原则适用的主体对象 | 第38-39页 |
·诚信原则适用的限制 | 第39-40页 |
·适用诚信原则的规制措施 | 第40-53页 |
·规制当事人的诉讼行为 | 第40-45页 |
·规制法院(法官)的审判行为 | 第45-50页 |
·规制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 | 第50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8页 |
附录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