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细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与多孔结构材料的制备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7-22页 |
| ·前言 | 第7-8页 |
| ·超细二氧化硅的改性原理 | 第8-9页 |
| ·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与表面改性 | 第9-12页 |
| ·超细二氧化硅的制备 | 第9-11页 |
| ·改性超细二氧化硅的表征 | 第11-12页 |
| ·超细二氧化硅应用研究进展 | 第12-13页 |
| ·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改性 | 第12页 |
| ·新型塑料添加剂 | 第12页 |
| ·功能纤维添加剂 | 第12页 |
| ·新型橡胶材料添加剂 | 第12页 |
| ·陶瓷中添加纳米二氧化硅 | 第12-13页 |
| ·密封胶、粘结剂的改性剂 | 第13页 |
| ·新型涂料添加剂 | 第13页 |
| ·用作催化剂载体 | 第13页 |
| ·介孔材料制备与合成原理 | 第13-17页 |
| ·介孔材料的制备 | 第13-14页 |
| ·介孔材料合成原理 | 第14-17页 |
| ·孔材料结构的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·X 射线粉末衍射(XRD)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·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分析 | 第18页 |
| ·吸附分析 | 第18页 |
| ·硅基介孔材料应用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| ·在气体检测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| ·在气体催化载体方面的应用 | 第19页 |
| ·在吸附与分离技术方面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| ·在光电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| 第20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20-22页 |
| 第二章 超细二氧化硅制备的简单介绍 | 第22-27页 |
| ·引言 | 第22页 |
| ·原材料特性参数 | 第22-23页 |
| ·外部气相沉积(OVD)法 | 第23-25页 |
| ·超细二氧化硅废料颗粒的表征 | 第25-2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三章 超细二氧化硅的改性与表征 | 第27-37页 |
| ·引言 | 第27-2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8-30页 |
| ·基本原理 | 第28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28-29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29页 |
| ·改性超细二氧化硅样品的表征 | 第29-3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0-36页 |
| ·改性前后超细二氧化硅的FTIR 分析 | 第30-31页 |
| ·改性前后超细二氧化硅的物相变化 | 第31-33页 |
| ·沉降实验表征 | 第33-34页 |
| ·改性前后超细二氧化硅聚集形态观察 | 第34-35页 |
| ·改性前后超细二氧化硅样品的粒径测定 | 第35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第四章 多孔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7-49页 |
| ·引言 | 第37-38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8-40页 |
| ·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38-39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39-40页 |
| ·多孔结构材料的表征 | 第40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8页 |
| ·多孔结构材料无机骨架的红外光谱分析 | 第40-41页 |
| ·多孔结构硅材料的XRD 表征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吸附-解吸平衡等温线表征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·TEM 表征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·晶化温度对形貌的影响讨论 | 第47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-56页 |
| 发表论文清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