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沈林教授治疗消化道疾病辨证论治心法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前言 | 第7-8页 |
导师介绍 | 第8-10页 |
第一部分 辨证论治的理论研究 | 第10-42页 |
·辨证论治的理论源流 | 第10-16页 |
·以《周易》为哲学渊源,以《内经》为理论奠基 | 第10-11页 |
·初步成熟于《伤寒论杂病论》 | 第11页 |
·首提概念于明清 | 第11-12页 |
·发展提高于现代 | 第12-13页 |
·近代对辨证论治的研究颇有建树的代表人物 | 第13-16页 |
·辨证论治的理论内涵 | 第16-35页 |
·辨证论治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辨证论治的层次 | 第17-19页 |
·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关系 | 第19-20页 |
·辨证论治与体质辨证的关系 | 第20-24页 |
·辨证论治与循证医学的关系 | 第24-26页 |
·辨证论治的微观化 | 第26-29页 |
·辨证论治的动态观 | 第29-31页 |
·提高辨证论治水平的途径 | 第31-35页 |
·辨证论治在诊治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 | 第35-40页 |
·辨证论治与内镜诊断相结合 | 第35-37页 |
·结合脾胃学说提高临床疗效 | 第37-40页 |
·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消化道肿瘤 | 第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第二部分 刘沈林教授治疗消化道疾病辨证论治心法 | 第42-64页 |
·四诊合参 望甲辨舌 | 第42-46页 |
·擅用经方 圆机活法 | 第46-48页 |
·明清医案 他山之石 | 第48-51页 |
·多方组合 精心配伍 | 第51-52页 |
·精研普济 寒温并用 | 第52-56页 |
·学不泥古 古方新用 | 第56-57页 |
·善用达药 注重灵动 | 第57-58页 |
·病证结合 消瘤散结 | 第58-60页 |
·斡旋中洲 顾护胃气 | 第60-62页 |
·异病同治 一方多用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页 |
第三部分 刘沈林教授部分医案、医话 | 第64-104页 |
·刘沈林教授医案 | 第64-83页 |
·刘沈林教授医话 | 第83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104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