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21页 |
| 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血压测量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·电子血压计现状及发展方向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7页 |
| ·电子血压计的设计指标及要求 | 第17-21页 |
| 第二章 人体血压测量原理 | 第21-27页 |
| ·血压测量原理 | 第21页 |
| ·血压测量位置选择 | 第21-22页 |
| ·示波法血压测量原理 | 第22-27页 |
| ·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判定 | 第23-25页 |
| ·心率计算 | 第25-27页 |
| 第三章 嵌入式电子血压计方案选择 | 第27-37页 |
| ·什么是嵌入式系统 | 第27-28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| 第28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的分类 | 第28-30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 | 第30-31页 |
| ·嵌入式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| 第31页 |
| ·嵌入式硬件平台与选型 | 第31-32页 |
| ·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和选型 | 第32-35页 |
| ·嵌入式电子血压计方案选择的总结 | 第35-37页 |
| 第四章 嵌入式电子血压计硬件设计 | 第37-77页 |
| ·复位电路设计 | 第37-39页 |
| ·键盘电路设计 | 第39-42页 |
| ·输入通道电路设计 | 第42-54页 |
| ·压力传感器选型 | 第42-43页 |
| ·压力测量电路设计 | 第43-48页 |
| ·输入通道硬件滤波设计 | 第48-51页 |
| ·输入通道软件滤波设计 | 第51-54页 |
| ·电子血压计误差分析 | 第54-56页 |
| ·传感器误差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放大器误差分析 | 第55-56页 |
| ·电子血压计总误差 | 第56页 |
| ·LCD显示电路设计 | 第56-59页 |
| ·UART电路设计 | 第59-60页 |
| ·数据存储电路设计 | 第60-68页 |
| ·USB主机方式接口芯片 | 第60-66页 |
| ·USB总线基本概念 | 第66-67页 |
| ·Flash盘文件格式简介 | 第67页 |
| ·稳定性与抗干扰性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电源电路设计 | 第68-70页 |
| ·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| 第70-74页 |
| ·声音报警电路设计 | 第74-77页 |
| 第五章 μC/OS-Ⅱ在MSP430F449 CPU上的移植 | 第77-91页 |
| ·MSP430单片机介绍 | 第77-79页 |
| ·μC/OS-Ⅱ介绍 | 第79-81页 |
| ·μC/OS-Ⅱ的移植 | 第81-91页 |
| ·INCLUDES.H文件的修改 | 第82页 |
| ·OS_CPU.H文件的修改 | 第82-84页 |
| ·OS_CPU_A.ASM文件的修改 | 第84-88页 |
| ·OS_CPU_C.C文件的修改 | 第88-91页 |
| 第六章 嵌入式电子血压计软件设计 | 第91-101页 |
| ·键盘任务的编写与测试 | 第91-93页 |
| ·LCD任务的编写与测试 | 第93-95页 |
| ·数据存储任务的编写与测试 | 第95-96页 |
| ·通讯任务的编写和调试 | 第96-101页 |
| 第七章 MSP430单片机开发方法 | 第101-105页 |
| ·MSP430单片机FET开发方法 | 第101-102页 |
| ·开发工具特点 | 第102页 |
| ·MSP430仿真软件在μC/OS-Ⅱ移植中的使用 | 第102-105页 |
| 总结与展望 | 第105-10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7-111页 |
| 附录1 | 第111-117页 |
| 附录2 | 第117-121页 |
| 致谢 | 第121-12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