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移动GIS的概念体系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3页
   ·移动GIS的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·移动GIS的发展第9-11页
     ·早期发展第9-10页
     ·中期发展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发展前景第11页
   ·研究移动GIS的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论文组织第12-13页
第二章 移动GIS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-21页
   ·国外的研究进展第13-16页
   ·国内的研究进展第16-19页
   ·现有方案的优点与不足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优点第19页
     ·不足第19-21页
第三章 移动GIS的概念及系统构成第21-37页
   ·移动GIS含义第21-22页
   ·移动GIS系统需求第22-23页
   ·移动GIS的特性第23-24页
   ·移动GIS的组成第24-28页
   ·移动GIS的应用框架第28-29页
   ·移动GIS的结构体系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离线体系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在线体系第30-31页
   ·移动GIS的系统构成第31-37页
     ·用户界面层第32页
     ·逻辑功能层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基本功能层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数据融合层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数据访问层第35页
     ·总体构成第35-37页
第四章 移动GIS的相关技术第37-53页
   ·LBS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技术第37-38页
   ·无线通信技术第38-44页
     ·广域蜂窝网络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无线局域网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数字微波通信第41页
     ·卫星通信第41-42页
     ·蜂窝移动通信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红外线通信第43-44页
   ·嵌入式技术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嵌入式处理器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嵌入式操作系统第45页
     ·嵌入式GIS第45-47页
   ·移动计算技术第47页
   ·移动数据库技术第47-49页
     ·移动数据库的结构第47-48页
     ·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第48-49页
   ·移动管理第49页
   ·GPS技术第49-51页
     ·GPS的组成第50-51页
     ·GPS定位原理第51页
     ·GIS和GPS集成第51页
   ·移动GIS与各种技术的关系第51-53页
第五章 移动GIS的理论基础第53-65页
   ·移动GIS的基本理论第53-59页
     ·空间关系描述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运动对象的描述第54-55页
     ·运动对象的查询与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  ·空间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·空间建模与空间决策支持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空间数据表现与地理信息可视化第58-59页
   ·移动GIS的自适应服务第59-61页
   ·移动GIS的数据表现模型第61-63页
   ·移动GIS的移动模型第63-65页
     ·基于计算环境的移动模型第63页
     ·基于客户端的移动模型第63-65页
第六章 移动GIS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相关问题第65-73页
   ·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与原则第65-66页
   ·开发环境第66-70页
     ·硬件设置第66-67页
     ·软件设置第67页
     ·开发工具第67-70页
     ·开发环境的搭建第70页
   ·应用平台第70页
   ·系统的逻辑结构设计第70页
   ·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与描述第70-72页
     ·功能模块的划分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功能模块的描述第71-72页
   ·移动GIS工作流程第72-73页
第七章 移动GIS的应用第73-80页
   ·实际应用领域第73-77页
     ·图像导航第73页
     ·流域调查第73页
     ·国土资源调查第73-74页
     ·空间定位信息服务第74-75页
     ·企业商务拓宽第75页
     ·语音服务第75页
     ·其它应用第75-77页
   ·应用实例介绍:苏州供电公司应用移动GIS系统的案例第77-80页
第八章 结论与展望第80-83页
   ·结论第80页
   ·展望第80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7页
致谢第87-88页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战场场景仿真技术研究
下一篇:生物膜A~2/O~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厌氧反应器工艺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