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7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Ad Hoc 网络及其特点 | 第10-12页 |
·Ad Hoc 网络的路由协议 | 第12-14页 |
·DSR 路由协议 | 第13-14页 |
·TORA 路由协议 | 第14页 |
·研究现状与主要任务 | 第14-16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稀疏Ad Hoc 网络及其路由算法浅析 | 第17-26页 |
·稀疏Ad Hoc 网络 | 第17页 |
·典型的稀疏Ad Hoc 网络应用项目 | 第17-19页 |
·ZebraNet | 第17-18页 |
·Data Mule | 第18-19页 |
·DakNet | 第19页 |
·稀疏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设计的关键问题 | 第19-21页 |
·典型的稀疏Ad Hoc 网络路由协议 | 第21-26页 |
·Epidemic 路由协议 | 第21页 |
·PROPHET 路由协议 | 第21-23页 |
·Message Ferrying 路由协议 | 第23-26页 |
第三章 Epidemic 路由协议及其改进 | 第26-38页 |
·Epidemic 路由协议的原理 | 第26-27页 |
·Epidemic 路由协议的分组格式 | 第27-28页 |
·EPI 分组格式 | 第27-28页 |
·QUERY 分组格式 | 第28页 |
·UPDATE 分组格式 | 第28页 |
·Epidemic 路由协议的实现 | 第28-32页 |
·哈希表与哈希函数 | 第28-29页 |
·Summary Vector 数组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·链路通告与发送SV | 第30-31页 |
·接收SV 与发送数据请求 | 第31页 |
·接收数据请求与数据发送 | 第31页 |
·接收数据与本地更新 | 第31-32页 |
·Epidemic 协议的改进一:到达通告 | 第32-33页 |
·Epidemic 协议的改进二:引入定位技术 | 第33-38页 |
·请求定位技术原理 | 第33-35页 |
·EPI-QL 协议:定位技术针对Epidemic 协议的改进 | 第35-36页 |
·EPI-QLX 协议:分级处理的改进协议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Epidemic 路由协议的仿真研究 | 第38-52页 |
·软件环境与N52 网络仿真平台 | 第38-39页 |
·N52 中的无线网络仿真 | 第39-41页 |
·创建移动节点 | 第40-41页 |
·移动节点的运动 | 第41页 |
·Epidemic 协议的仿真实现与底层处理 | 第41-43页 |
·路由信息的处理 | 第42页 |
·链路通告 | 第42-43页 |
·主要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| 第43-48页 |
·Otcl 与C++的对象连接 | 第43-44页 |
·限制资源消耗的实现 | 第44-45页 |
·TCL 文件的配置 | 第45-47页 |
·仿真的跟踪与调试 | 第47-48页 |
·无线业务与节点运动 | 第48-50页 |
·无线业务模型 | 第48-50页 |
·节点运动模型 | 第50页 |
·仿真结果处理与协议性能评估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仿真结果与性能评估 | 第52-62页 |
·仿真实验一:EPI 协议的基本性能 | 第52-55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52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数据与分析 | 第53-55页 |
·仿真实验二:EPI 协议与XEPI 协议比较 | 第55-58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55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55-56页 |
·实验数据与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仿真实验三:EPI 协议与EPI-QLX 协议比较 | 第58-62页 |
·实验目的 | 第58-59页 |
·实验环境 | 第59页 |
·实验数据与分析 | 第59-62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7页 |
研究工作 | 第67页 |
发表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