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怀旧现象的审美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(一)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二)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三)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一、现代怀旧理论溯源 | 第14-26页 |
(一) 卢梭:“返回自然”——开现代怀旧之先河 | 第14-18页 |
1. 讴歌自然,回到大自然怀抱 | 第15-16页 |
2. 恢复自然生活状态 | 第16-17页 |
3. 回到人的自然本性——善本真 | 第17-18页 |
(二) 浪漫主义:以审美的方式反抗启蒙现代性 | 第18-22页 |
1. 英国浪漫主义——对过去的“回眸” | 第19-20页 |
2. 德国浪漫主义——神性的回归 | 第20-22页 |
(三) 海德格尔:“归家”与诗意栖居的本真性 | 第22-26页 |
二、现代怀旧的精神根源分析 | 第26-32页 |
(一) 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 | 第26-28页 |
(二) 个人与群体关系的失范 | 第28-30页 |
(三) 全球化下民族文化间的冲突 | 第30-32页 |
三、怀旧的美学分析 | 第32-38页 |
(一) 怀旧与审美救赎 | 第32-33页 |
(二) 怀旧与文化认同 | 第33-34页 |
(三) 怀旧与当代审美文化 | 第34-36页 |
(四) 怀旧与日常生活审美 | 第36-38页 |
四、怀旧文学作品的分析 | 第38-49页 |
(一) 都市怀旧小说 | 第38-43页 |
1. 《长恨歌》:撕碎了的旧梦 | 第38-41页 |
2. 《永远有多远》:对传统美好道德的挽留 | 第41-43页 |
(二) 乡土怀旧小说 | 第43-49页 |
1. 《白鹿原》:民族历史的回顾 | 第43-46页 |
2. 《九月寓言》:民族传统文化的回归 | 第46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谢辞 | 第53-55页 |
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