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自动转换开关的研究
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3页 |
1-1 智能化低压电器的发展状况 | 第8-10页 |
1-2 自动转换开关概况 | 第10-11页 |
1-2-1 自动转换开关的发展过程 | 第10页 |
1-2-2 国内外自动转换开关现状 | 第10-11页 |
1-3 本文所做的研究工作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算法 | 第13-20页 |
2-1 PIC单片机介绍 | 第13-17页 |
2-1-1 PIC单片机特点 | 第13-14页 |
2-1-2 PIC16F877单片机的结构 | 第14-17页 |
2-2 自动转换开关的工作原理 | 第17页 |
2-3 电压检测算法研究 | 第17-20页 |
2-3-1 均方根算法 | 第18页 |
2-3-2 误差分析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自动转换开关的硬件设计 | 第20-31页 |
3-1 单片机系统单元电路设计 | 第20-22页 |
3-1-1 单片机复位电路设计 | 第20-21页 |
3-1-2 单片机时钟电路的设计 | 第21-22页 |
3-2 电信号采集、处理单元 | 第22-27页 |
3-2-1 捕捉/比较/脉宽调制模块 | 第22-24页 |
3-2-2 频率检测硬件电路设计 | 第24-25页 |
3-2-3 电压检测硬件电路设计 | 第25-27页 |
3-3 人机接口单元硬件设计 | 第27-31页 |
3-3-1 液晶显示部分硬件设计 | 第27-28页 |
3-3-2 按键与指示灯部分硬件设计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自动转换开关软件设计 | 第31-38页 |
4-1 程序流程的设计 | 第31-33页 |
4-1-1 主程序流程设计 | 第31-32页 |
4-1-2 自动工作流程设计 | 第32-33页 |
4-1-3 手动工作流程设计 | 第33页 |
4-2 电信号采集处理程序设计 | 第33-35页 |
4-2-1 频率检测程序设计 | 第33-34页 |
4-2-2 电压检测程序设计 | 第34-35页 |
4-3 人机接口程序设计 | 第35-38页 |
4-3-1 按键检测程序设计 | 第35-36页 |
4-3-2 液晶屏显示程序设计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自动转换开关可通信技术研究 | 第38-47页 |
5-1 通信协议介绍 | 第38-42页 |
5-1-1 Modbus协议的两种传输方式 | 第38-39页 |
5-1-2 RTU模式帧结构 | 第39页 |
5-1-3 Modbus功能码定义 | 第39-41页 |
5-1-4 ModBus的数据校验方式 | 第41-42页 |
5-2 通信硬件接口设计 | 第42-44页 |
5-2-1 通信单片机与主控单片机的通信 | 第42-43页 |
5-2-2 通信单片机与上位机的通信 | 第43-44页 |
5-3 通信软件设计 | 第44-47页 |
5-3- 1单片机通信软件设计 | 第44-45页 |
5-3-2 上位机通信界面设计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自动转换开关的抗干扰设计 | 第47-49页 |
6-1 硬件抗干扰技术 | 第47-48页 |
6-2 软件抗干扰技术 | 第48-49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49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