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10页 |
第1章 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一般理论 | 第10-22页 |
·多级政府的理论基础——财政分权理论 | 第10-14页 |
·地方性公共产品与受益区域 | 第10-11页 |
·偏好误识问题 | 第11-13页 |
·以足投票 | 第13页 |
·鼓励政府间竞争 | 第13-14页 |
·政府层级的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4-18页 |
·相邻级次政府间的委托代理模型的基本前提和假设 | 第15-16页 |
·完全信息的激励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非对称信息的激励问题 | 第17页 |
·对模型的进一步分析:上级政府和下级政府风险性质分析及对博弈关系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·公共组织结构理论 | 第18-22页 |
·传统科层(官僚)制的特点与弊端 | 第18-19页 |
·信息化冲击下公共组织层级的扁平化趋势 | 第19-22页 |
第2章 中国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历史变迁 | 第22-26页 |
·先秦时期 | 第22页 |
·秦汉时期 | 第22-23页 |
·唐宋时期 | 第23页 |
·元明清时期 | 第23-24页 |
·民国时期 | 第24页 |
·经验总括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中国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现存问题及分析 | 第26-34页 |
·建国后的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演变 | 第26-28页 |
·现行的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运行状况及问题 | 第28-30页 |
·各级地方政府缺乏明确的支出责任 | 第28-29页 |
·省以下政府的收入分配不合理 | 第29-30页 |
·省对下级地方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| 第30页 |
·问题根源分析 | 第30-34页 |
·“职责同构”的集权型政府结构与财政分权之间存在矛盾 | 第30-31页 |
·政府级次过多使得各级政府间财权难以划分 | 第31-32页 |
·过多的政府级次和僵化的政府组织形式吞噬了大量财政资源 | 第32-34页 |
第4章 当代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设置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启示 | 第34-42页 |
·世界主要国家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设置情况 | 第34-39页 |
·美国 | 第34-35页 |
·澳大利亚 | 第35页 |
·德国 | 第35-36页 |
·法国 | 第36-38页 |
·日本 | 第38-39页 |
·国外主要经验总结与借鉴 | 第39-42页 |
第5章 中国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改革思路 | 第42-49页 |
·走出“职责同构”明确职责分工 | 第42-44页 |
·组织形式多样化 | 第44-45页 |
·组织结构扁平化 | 第45-46页 |
·突破“一级政府一级财政”模式的束缚 | 第46-49页 |
·政府层级与财政层级的划分原则不同 | 第46-47页 |
·突破“一级政府一级财政”模式的现实选择 | 第47-49页 |
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后记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