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研究
内容提要 | 第1-6页 |
前 言 | 第6页 |
第一章 、房地产证券化及其功能 | 第6-9页 |
一、 房地产证券化的涵义 | 第6-7页 |
二、 房地产证券化的功能与作用 | 第7-9页 |
(一)房地产证券化的主要功能 | 第7页 |
(二) 房地产证券化的作用 | 第7-9页 |
第二章 、房地产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分析 | 第9-11页 |
一、 收益分析 | 第9-10页 |
(一) 发起人收益 | 第9页 |
(二) 特设机构收益 | 第9页 |
(三) 中介机构收益 | 第9页 |
(四) 投资人收益 | 第9-10页 |
二、 风险分析 | 第10-11页 |
(一) 证券发行人的风险 | 第10页 |
(二) 证券投资人的风险 | 第10-11页 |
第三章 、房地产证券化的条件 | 第11-13页 |
一、 房地产证券化兴起的背景 | 第11-12页 |
二、 房地产证券化的条件 | 第12-13页 |
(一)经济条件 | 第12页 |
(二)制度条件 | 第12页 |
(三)组织条件 | 第12-13页 |
(四)技术条件 | 第13页 |
第四章 、发达国家与地区房地产证券化模式与借鉴 | 第13-17页 |
一、 美国的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 | 第13-15页 |
二、 加拿大的抵押贷款证券化 | 第15页 |
三、 其它发达国家的抵押贷款证券化 | 第15-16页 |
四、 中国香港的房地产证券化 | 第16-17页 |
五、 发达国家与地区经验对我们的启示与借鉴 | 第17页 |
第五章 、中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7-22页 |
一、 中国房地产证券化萌芽 | 第17-18页 |
(一) 投资券与地产券 | 第17-18页 |
(二)拆细出租与产权分售 | 第18页 |
(三) 房地产投资基金 | 第18页 |
二、 中国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| 第18-22页 |
(一)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有利条件 | 第18-20页 |
(二)中国房地产证券化的障碍 | 第20-22页 |
第六章 、中国房地产证券化模式探索 | 第22-29页 |
一、 房地产投资基金 | 第22-23页 |
二、 土地使用权信托 | 第23页 |
三、 房地产股票 | 第23-24页 |
四、 房地产共有持分产权信托 | 第24-25页 |
五、 抵押贷款的证券化 | 第25-29页 |
(一) 品种模式 | 第25-26页 |
(二)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设计 | 第26-27页 |
(三) 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几项基础工作 | 第27-29页 |
结论 | 第29-3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0-31页 |
致谢 | 第3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