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提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提要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6-7页 |
一、 平行进口的定义及产生原因 | 第7-12页 |
(一) 平行进口的定义 | 第7-8页 |
(二) 平行进口的表现形式 | 第8-9页 |
1 以含有知识产权的商品的产地为标准划分 | 第8页 |
2 以知识产权人在内外国是否同一为标准 | 第8-9页 |
(三) 平行进口产生的原因 | 第9-12页 |
1 平行进口的制度前提 | 第9-10页 |
2 平行进口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10-12页 |
二、 专利产品平行进口基本理论 | 第12-16页 |
(一) 专利权用尽原则 | 第12-14页 |
(二) 默示许可理论 | 第14页 |
(三) 专利保护与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| 第14-16页 |
三 、 处理专利产品平行进口问题的具体规则及评析 | 第16-24页 |
(一) 依照竞争规则 | 第17-18页 |
(二) 合同关系对平行进口的调整 | 第18-20页 |
(三) 两种规则的评析 | 第20-24页 |
1 竞争规则的评析 | 第20-23页 |
2 合同规则的评析 | 第23-24页 |
四、 我国采取相应措施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| 第24-31页 |
(一) 国内产业状况与专利申请状况分析 | 第24-26页 |
(二) 平行进口对跨国公司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(三) 世界贸易的发展趋势 | 第28-31页 |
五、 对我国在专利产品平行进口问题上的法律建议 | 第31-36页 |
(一) 我国对平行进口的法律调整应采取有条件的允许的作法 | 第31-33页 |
1 从我国现有法律层面进行分析 | 第31-32页 |
2 对在未来的竞争法立法的几点建议 | 第32-33页 |
(二) 积极和其他国家和地区谈判,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 | 第33页 |
(三) 进行司法机构改革,将适当保护专利权的原则落实 | 第33-36页 |
结束语 | 第36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