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7-35页 |
·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及意义 | 第7-9页 |
·国内外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| 第9-12页 |
·环境微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研究进展 | 第12-32页 |
·课题立论依据 | 第32-33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和课题创新点 | 第33-35页 |
第二章 氧化乐果降解菌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| 第35-56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6-40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36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36-37页 |
·污泥样品采集 | 第37页 |
·培养基组成 | 第37页 |
·菌种的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氧化乐果降解分批培养实验方法 | 第38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38-40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0-55页 |
·氧化乐果降解菌株的筛选、驯化和初步鉴定 | 第40-44页 |
·间歇反应器中曲霉G21降解氧化乐果特性的研究 | 第44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三章 Fed-Batch反应器中氧化乐果降解动力学的研究 | 第56-65页 |
·引言 | 第56-5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菌株G21分批补料(Fed-Batch)培养实验方法 | 第57-58页 |
·其它实验方法 | 第58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4页 |
·葡萄糖对曲霉生长和氧化乐果比降解速率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反应器中氧化乐果浓度对曲霉生长的抑制作用 | 第59-61页 |
·氧化乐果曲霉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| 第61-64页 |
·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四章 氧化乐果污染土壤曲霉G21生物修复研究 | 第65-75页 |
·引言 | 第6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5-66页 |
·土样预处理 | 第65页 |
·曲霉G21对土壤中氧化乐果的降解实验方法 | 第65-66页 |
·土壤样品中氧化乐果残留量的测定 | 第66页 |
·其它实验方法 | 第66页 |
·相关定义 | 第6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6-73页 |
·土壤中氧化乐果含量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砂壤土和粉粘土中曲霉G21降解氧化乐果特性 | 第67-70页 |
·500mg/kg干土浓度条件下氧化乐果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 | 第70-72页 |
·曲霉G21对氧化乐果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果评价 | 第72-73页 |
·小结 | 第73-75页 |
第五章 氧化乐果曲霉G21降解中间产物的研究 | 第75-87页 |
·引言 | 第75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5-76页 |
·液体样品的备制 | 第75页 |
·土壤样品的备制 | 第75-76页 |
·GC-MS测定条件 | 第7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76-83页 |
·共基质条件下氧化乐果降解中间产物及其累积效应分析 | 第76-82页 |
·土壤中氧化乐果降解中间产物及其累积效应的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小结 | 第83-87页 |
第六章 曲霉降解草甘膦特性及其动力学的研究 | 第87-103页 |
·引言 | 第87-8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88-93页 |
·化学试剂 | 第88-89页 |
·菌种来源 | 第89页 |
·化学仪器和设备 | 第89页 |
·培养基组成 | 第89-90页 |
·草甘膦降解菌的驯化 | 第90页 |
·培养方法 | 第90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90-9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93-102页 |
·曲霉G21的草甘膦降解驯化过程 | 第93-94页 |
·间歇反应器中曲霉降解草甘膦特性研究 | 第94-99页 |
·Fed-Batch反应器草甘膦降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| 第99-102页 |
·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七章 总结论和建议 | 第103-106页 |
·结论 | 第103-105页 |
·建议和展望 | 第105-10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6-117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17-118页 |
致谢 | 第11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