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2-27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8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7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·研究对象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思路与架构安排 | 第20-2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0-21页 |
·架构安排 | 第21-24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24-27页 |
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框架 | 第27-65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27-37页 |
·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| 第27-31页 |
·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| 第31-36页 |
·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6-37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37-61页 |
·制度理论分析 | 第37-41页 |
·制度变迁理论分析 | 第41-44页 |
·风险理论分析 | 第44-50页 |
·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| 第50-55页 |
·决策理论分析 | 第55-61页 |
本章小结 | 第61-65页 |
第三章 证券市场分析:形成及概况 | 第65-78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概述 | 第65-69页 |
·股份制、股票、股票市场:中国证券市场由来 | 第65-66页 |
·上海、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:中国证券市场新阶段 | 第66-67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| 第67-69页 |
·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| 第69-73页 |
·世界股票市场产生及制度变迁 | 第69-70页 |
·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 | 第70-72页 |
·新中国证券市场制度变迁特殊性分析 | 第72-73页 |
·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的阶段论 | 第73-76页 |
·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发展规律 | 第73页 |
·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论划分之综述 | 第73-75页 |
·新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阶段论划分之我见 | 第75-7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6-78页 |
第四章 证券市场困境根源:制度变迁中的制度缺陷 | 第78-109页 |
·证券市场制度分析:制度梳理及比较 | 第78-83页 |
·筹资者约束制度 | 第78-81页 |
·投资者约束制度 | 第81-82页 |
·中介者约束制度 | 第82-83页 |
·证券市场制度分析之:制度缺陷分析 | 第83-105页 |
·证券市场制度缺陷分析:制度缺陷的生成机理 | 第83-87页 |
·股票发行制度缺陷分析:定价制度缺陷及变革追踪 | 第87-92页 |
·证券市场制度缺陷表征:政策市分析 | 第92-105页 |
小结 | 第105-109页 |
第五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:风险演进中的风险管理 | 第109-157页 |
·证券市场风险管理:总体分析 | 第109-116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特征 | 第109-113页 |
·中国证券市场主要风险分析 | 第113-116页 |
·证券市场风险管理:券商风险分析 | 第116-127页 |
·券商风险主要表现 | 第117-122页 |
·券商风险案例分析 | 第122-125页 |
·风险券商处置模式 | 第125-127页 |
·证券市场风险管理:比较研究(1)总括比较 | 第127-138页 |
·国外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| 第127-131页 |
·国外金融机构风险分类及管理实践 | 第131-135页 |
·国内证券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现状及结论 | 第135-137页 |
·国内基金管理公司风险管理借鉴 | 第137-138页 |
·证券市场风险管理:比较研究(2)实务比较 | 第138-143页 |
·台湾券商保证金存管经验借鉴 | 第139-141页 |
·目前国内券商保证金存管模式 | 第141-143页 |
·证券市场风险管理:整体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实务 | 第143-154页 |
·证券公司风险指标体系构建 | 第143-147页 |
·证券公司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| 第147-15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4-157页 |
第六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:股权分置改革理论与实务 | 第157-188页 |
·股权分置历史回顾与分析 | 第157-161页 |
·关键词辨析 | 第157-158页 |
·股权分置的成因、弊端、现状 | 第158-161页 |
·股票分置改革理论:政策背景与影响分析 | 第161-163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的政策背景 | 第161-162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的目标意义 | 第162-163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对相关各方的影响分析 | 第163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实务:改革概貌 | 第163-170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的总体情况 | 第163-166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166-170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实务:方案评析 | 第170-174页 |
·第一批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| 第170-171页 |
·第二批试点企业案例分析 | 第171-172页 |
·第一批试点与第二批试点方案比较 | 第172-174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实务:方案设计 | 第174-182页 |
·对价方式分析及实例 | 第174-177页 |
·测算理论模型与参数选取 | 第177-182页 |
·股权分置改革实务:一个公司范例(南方航空整体设计方案) | 第182-187页 |
·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可行性 | 第182页 |
·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原则 | 第182页 |
·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前提 | 第182-183页 |
·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底线 | 第183页 |
·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| 第183页 |
·南方航空股权分置改方案的特殊性 | 第183-184页 |
·基本方案——非流通股股东向A股流通股股东无偿送股 | 第184-186页 |
·其他软性支付条件 | 第186页 |
·方案对流通股的对价补偿情况 | 第186-187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87-188页 |
第七章 证券市场对策研究:困境中的对策思考 | 第188-215页 |
·演化趋势 | 第188-191页 |
·趋势一:股权结构有望得到改善 | 第188页 |
·趋势二:公司治理趋于市场化、规范化 | 第188-189页 |
·趋势三:机构投资者治理模式逐渐形成 | 第189页 |
·趋势四:上市公司监管面临新挑战 | 第189-190页 |
·趋势五:资源配置功能、价值发现功能得到优化 | 第190页 |
·趋势六:扩容预期悲观、市场风险迟滞 | 第190-191页 |
·现实困境 | 第191-200页 |
·融资功能的市场定位,带来市场发展阻滞 | 第192-193页 |
·稳定低效的股权结构,造成治理机制缺陷 | 第193-194页 |
·上市公司业绩低下,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| 第194-195页 |
·社会诚信缺失,市场走势与宏观经济背离 | 第195-196页 |
·市场规模偏小,投资者结构限制股市发展 | 第196-198页 |
·股市过分投机,换手率高波动性大 | 第198-199页 |
·风险结构失衡,系统性风险凝聚 | 第199-200页 |
·对策研究 | 第200-213页 |
·完善发行制度,发挥活血功能,尽快恢复新股发行 | 第201-203页 |
·完善退市制度,发挥换血功能,真正实现优胜劣汰 | 第203-206页 |
·完善再融资制度,简化核准程序,严格控制融资规模 | 第206-207页 |
·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保障要素生命力,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| 第207-209页 |
·完善投资主体结构,规范行为,加快机构投资者发展 | 第209-210页 |
·完善市场监管体系,直面新问题,保护投资者利益 | 第210-211页 |
·完善证券市场环境,注重标本兼治,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| 第211-212页 |
·完善政府角色定位,解除隐性担保,倡导决策科学透明 | 第212-21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13-215页 |
结束语 | 第215-2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18-233页 |
附录: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课题 | 第233-235页 |
附录: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 | 第235-237页 |
附录: 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 | 第237-242页 |
致谢 | 第2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