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7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ESAS 的发展及其优点 | 第12-15页 |
·时延不确定性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时延不确定性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IEC 61850 标准概述 | 第17-20页 |
·ESAS 的时延不确定性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现状 | 第20-25页 |
·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| 第25-27页 |
2 面向网络设计的新一代ESAS 的构想 | 第27-43页 |
·引言 | 第27-28页 |
·ESAS 体系结构特点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传统ESAS 的设计思想及其缺陷 | 第31-32页 |
·面向网络设计的新一代ESAS | 第32-37页 |
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37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3 ESAS 的时延不确定性分析 | 第43-56页 |
·引言 | 第43页 |
·ESAS 的报文传输流程 | 第43-45页 |
·ESAS 的时延构成及其特性分析 | 第45-49页 |
·OPNET 网络仿真软件简介 | 第49-51页 |
·基于OPNET 的ESAS 时延不确定性仿真分析 | 第51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4 变电站层网络中主控单元通信模块缓冲区大小的确定方法 | 第56-67页 |
·引言 | 第56-57页 |
·SMU 的通信模块及其构成 | 第57-58页 |
·SMU 接收报文流程分析 | 第58-60页 |
·基于排队理论的SMU 通信模块缓冲区大小确定方法 | 第60-65页 |
·算例 | 第65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7页 |
5 基于优先级标签的变电站过程层信息综合传输方法 | 第67-79页 |
·引言 | 第67-68页 |
·SESPL 中的信息分类和建模 | 第68-71页 |
·方法提出 | 第71-73页 |
·具体实现 | 第73-76页 |
·仿真案例和仿真结果 | 第76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79页 |
6 基于漏桶和服务分类机制的变电站信息综合传输方法 | 第79-92页 |
·引言 | 第79-80页 |
·变电站内信息流特性分析 | 第80-81页 |
·方法提出 | 第81-83页 |
·变电站内信息流的漏桶模型 | 第83-85页 |
·基于网络演算的时延上界计算方法 | 第85-90页 |
·案例及结果分析 | 第90-91页 |
·小结 | 第91-92页 |
7 基于区分服务网络的变电站间信息综合传输方法 | 第92-103页 |
·引言 | 第92-93页 |
·具体实现方法提出 | 第93-95页 |
·业务流量建模 | 第95-98页 |
·仿真案例及结果分析 | 第98-102页 |
·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8 时延不确定性对分布式联锁功能安全性的影响 | 第103-114页 |
·引言 | 第103-104页 |
·分布式联锁功能的实现流程 | 第104-106页 |
·联锁信息传输特性分析 | 第106-109页 |
·时延不确定性对联锁功能安全性的影响 | 第109-112页 |
·算例分析 | 第112-113页 |
·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9 全文总结 | 第114-117页 |
·总结 | 第114-115页 |
·有待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| 第115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8-127页 |
附录1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27-129页 |
附录2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