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行政法论文

对我国履行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的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6页
引言第6-7页
一 公共场所禁烟的现实与法理基础第7-14页
   ·烟草的危害第7-9页
     ·主动吸烟的危害第7-8页
     ·被动吸烟的危害第8-9页
   ·健康权第9-12页
     ·健康权的渊源第9-10页
     ·健康权的法理分析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·消极权利属性与积极权利属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·健康权的保障机制第11-12页
   ·烟草对健康权危害的法律思考第12-14页
二 控烟的历史沿革第14-19页
   ·烟草业的发展与控烟的斗争第14-15页
   ·《烟草控制框架公约》第15-19页
     ·《公约》的发展历程第15页
     ·《公约》的基本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·《公约》的性质第16-17页
     ·《公约》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与实施方式第17-19页
三 《公约》在我国的履行情况第19-32页
   ·防止接触烟草烟雾的履约情况第20-24页
     ·公共场所控烟立法履约情况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·全国层面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地方层面的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现状第21页
       ·公共场所控烟立法与《公约》的差距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控制二手烟暴露的履约情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·二手烟暴露的现状第23页
       ·二手烟暴露现状与《公约》的差距第23-24页
   ·烟草税收和价格的履约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烟草税收和价格的现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烟草税收和价格现状与《公约》的差距第25页
   ·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的履约情况第25-28页
     ·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的现状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烟草制品包装和标签现状与《公约》的差距第26-28页
   ·烟草广告的履约情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烟草广告的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烟草广告现状与《公约》的差距第29页
   ·烟草供应领域的履约情况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向青少年销售烟草的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烟草生产的现状第30页
     ·烟草供应现状与《公约》差距第30-32页
四 我国履约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2-37页
   ·政企不分的烟草专卖体制第32页
   ·禁烟履约机制的不合理结构第32-33页
   ·执法能力不足第33-35页
   ·公众控烟意识缺失第35-37页
     ·公众对烟草危害认识的缺乏第35页
     ·吸烟的社会依赖第35-37页
五 控烟先进国家的履约情况及策略参考第37-41页
   ·控烟先进国家的控烟立法与实践现状第37-39页
     ·美洲第37页
     ·欧洲第37-38页
     ·亚洲第38-39页
   ·国外成功的控烟经验第39-41页
六 我国公共场所禁烟的对策研究第41-51页
   ·加快烟草行业体制改革第41页
   ·重构公共场所禁烟履约机制第41-42页
   ·提高公共场所禁烟执法能力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明确执法主管部门,多部门协调配合第42页
     ·设定场所管理人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提高处罚力度第43页
     ·加强公共场所禁烟队伍建设,加大资金投入第43页
   ·大力开展控烟宣传教育,提高公众控烟意识第43-44页
   ·完善控烟制度第44-48页
     ·加大对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保护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全面禁止烟草广告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规范烟草包装警示第46-47页
     ·逐步提高烟税第47页
     ·提供戒烟帮助第47-48页
   ·充分发挥多方面作用,共同实施控烟干预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第48页
     ·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48-49页
     ·充分发挥学校和家庭的重要作用第49页
   ·总结借鉴"无烟世博"的控烟经验第49-51页
结束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4页
后记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收获》与“十七年”文学的长篇小说生产
下一篇:主权财富基金相关法律问题初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