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3页 |
英文摘要 | 第3-6页 |
绪言 | 第6-9页 |
第1章 我国调解制度的概述 | 第9-20页 |
·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历史变革 | 第9-10页 |
·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演变 | 第10-12页 |
·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我国“调解主导型”思维理念基础稳固 | 第13-20页 |
第2章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与其他国家(地区)制度比较 | 第20-31页 |
·美国的和解程序 | 第20-22页 |
·德国的调解制度 | 第22-23页 |
·日本的调解制度 | 第23-25页 |
·台湾地区的调解制度 | 第25-27页 |
·法院调解与诉讼和解的比较 | 第27-31页 |
第3章 中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理性思考 | 第31-48页 |
·对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质疑 | 第31-33页 |
·现行法院调解制度设计上的缺陷 | 第33-38页 |
·法院调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适应性 | 第38-42页 |
·现行法院调解制度对审判程序的冲击 | 第42-48页 |
第4章 我国民事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策 | 第48-59页 |
·构建当事人主义的调解制度 | 第48-52页 |
·落实调解的自愿、合法原则 | 第52-53页 |
·实行调审人员分立,规范诉讼调解人资格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审前准备程序,实行调解前置 | 第54-57页 |
·规范调解行为,实现调解程序化和制度化 | 第57-58页 |
·健全对调解的监督机制 | 第58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独创性声明 | 第63页 |
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| 第63-64页 |
中文详细摘要 | 第64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