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移动自组网络协议关键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15页
ABSTRACT第15-1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9-31页
 §1.1 移动自组网络简介第19-24页
  §1.1.1 基本概念第19-20页
  §1.1.2 移动自组网络的发展与前景第20页
  §1.1.3 移动自组网络的特点和用途第20-22页
  §1.1.4 与其它无线通信系统的比较第22-24页
 §1.2 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第24-27页
  §1.2.1 无线信道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第24-25页
  §1.2.2 拓扑控制协议第25页
  §1.2.3 路由协议第25-26页
  §1.2.4 节能机制第26-27页
  §1.2.5 安全机制第27页
  §1.2.6 Qos保证机制第27页
 §1.3 论文的组织结构第27-28页
 §1.4 论文的主要贡献第28-31页
第二章 相关技术与相关研究工作第31-47页
 §2.1 移动自组网络协议体系结构第31-32页
 §2.2 移动自组网络MAC协议第32-37页
  §2.2.1 IEEE802.11协议第32-35页
  §2.2.2 DCF协议在MANET中的应用及研究现状第35-37页
 §2.3 拓扑控制技术第37-41页
  §2.3.1 平面式节能拓扑控制第37-39页
  §2.3.2 基于分簇算法的层次式拓扑控制第39-41页
 §2.4 移动自组网络广播技术第41-45页
  §2.4.1 基于泛洪的广播技术第42-43页
  §2.4.2 基于簇的广播技术第43页
  §2.4.3 基于连通支配集的广播技术第43-45页
 §2.5 移动自组网络节能路由协议第45-46页
 §2.6 小结第46-47页
第三章 移动自组网络MAC协议的公平性分析与改进第47-75页
 §3.1 概述第47-48页
 §3.2 MAC协议不公平性的分类与分析第48-58页
  §3.2.1 LSP不公平性的仿真与分析第48-53页
  §3.2.2 MAP不公平性的仿真与分析第53-56页
  §3.2.3 LIP不公平性的仿真与分析第56-58页
  §3.2.4 不公平性发生的条件第58页
 §3.3 MAC协议不公平性的改进第58-68页
  §3.3.1 LSP不公平性的改进与仿真第58-62页
  §3.3.2 MAP不公平性的改进与仿真第62-67页
  §3.3.3 LIP不公平性的改进与仿真第67-68页
 §3.4 DCF协议公平性改进算法第68-73页
  §3.4.1 FDCF算法描述第68-70页
  §3.4.2 FDCF算法性能仿真第70-73页
 §3.5 小结第73-75页
第四章 移动自组网络节能拓扑控制算法第75-99页
 §4.1 概述第75-76页
 §4.2 同构移动自组网络k连通拓扑控制算法第76-89页
  §4.2.1 网络模型第76-77页
  §4.2.2 算法设计第77-83页
  §4.2.3 KC算法分析第83-86页
  §4.2.4 性能仿真第86-89页
 §4.3 异构移动自组网络拓扑控制算法第89-96页
  §4.3.1 网络模型第89-90页
  §4.3.2 MINS异构自组网络拓扑控制算法第90-92页
  §4.3.3 MINS拓扑控制算法分析第92-95页
  §4.3.4 性能仿真第95-96页
 §4.4 小结第96-99页
第五章 移动自组网络能量均衡分簇算法第99-117页
 §5.1 网络模型与分簇参数第99-100页
 §5.2 移动预测算法第100-106页
  §5.2.1 移动预测模型第101-104页
  §5.2.2 移动预测算法第104-105页
  §5.2.3 移动预测算法精度分析第105-106页
 §5.3 能量均衡分簇算法第106-111页
  §5.3.1 簇首选择算法第106-107页
  §5.3.2 分簇过程与状态转换图第107-109页
  §5.3.3 分簇算法描述第109-111页
 §5.4 性能评估第111-115页
 §5.5 小结第115-117页
第六章 移动自组网络广播算法第117-137页
 §6.1 广播问题概述第117-120页
  §6.1.1 广播问题分析第117-118页
  §6.1.2 广播问题定义第118-120页
 §6.2 分布式主从支配点广播算法第120-125页
 §6.3 算法分析第125-130页
  §6.3.1 覆盖性分析第125-126页
  §6.3.2 性能分析第126-130页
 §6.4 PSD算法优化第130-132页
 §6.5 性能评估第132-135页
 §6.6 小结第135-137页
第七章 传感器网络节能路由算法第137-147页
 §7.1 概述第137-138页
 §7.2 问题描述第138-139页
 §7.3 算法设计第139-142页
 §7.4 算法分析第142-145页
  §7.4.1 可行性分析第142-143页
  §7.4.2 精度分析第143-144页
  §7.4.3 计算复杂度及优化第144-145页
 §7.5 性能评估第145页
 §7.6 小结第145-147页
第八章 结论与展望第147-151页
 §8.1 论文所作的工作第147-149页
 §8.2 课题研究展望第149-151页
致谢第151-153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论文与科研工作第153-155页
参考文献第155-166页

论文共1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集成struts和JDO的J2EE架构研究与实现
下一篇:大时延主从遥操作系统的双向控制与共享控制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