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机械、仪表工业论文--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--装卸机械论文--装载机论文

CLG系列装载机翻车保护装置有限元分析及试验研究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4页
   ·概述第8-9页
   ·本论文的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·本课题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ROPS 的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0-11页
   ·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第11-14页
     ·ROPS 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12-13页
     ·ROPS 的性能试验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·ROPS 动态性能试验方法探讨第13-14页
第二章 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第14-25页
   ·弹塑性力学简介第14页
   ·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物理假设第15页
     ·几何假设─小变形条件第15-16页
   ·弹塑性力学中常用的简化力学模型第16-18页
   ·弹塑性力学方程第18-19页
   ·屈服准则与屈服条件第19-21页
   ·强化条件与强化准则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强化条件的含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强化准则第22-23页
   ·塑性铰第23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 CLG888 装载机ROPS 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5-37页
   ·有限元法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·有限元法分析过程第26-27页
   ·弹塑性有限元方法概述第27-30页
     ·材料非线性第27-29页
     ·屈服条件第29页
     ·材料进入塑性状态后泊松比的取值第29-30页
   ·CLG888 装载机ROPS 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0-36页
     ·对有限元计算模型的要求第30-31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型的简化第31页
     ·基本单元的选择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橡胶垫的非线性特性第35页
     ·材料性能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载荷及边界条件第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 CLG888 装载机ROPS 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37-50页
   ·国际标准对轮式装载机ROPS 的性能要求第37-38页
   ·ROPS 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 ·约束及载荷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最小侧向承载能力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最小能量吸收能力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·垂直承载能力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纵向承载能力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 CLG 系列装载机ROPS 的性能试验研究第50-62页
   ·概述第50页
   ·试验对象及其所应满足的性能指标第50-51页
   ·试验目的第51页
   ·ROPS 的性能试验方案设计第51-53页
     ·ROPS 侧向加载试验方案第51-52页
     ·ROPS 垂直加载试验方案第52页
     ·ROPS 纵向加载试验方案第52-53页
   ·试验系统的组成及设备第53-54页
   ·试验设备的安装第54页
   ·ROPS 性能试验结果第54-59页
     ·侧向加载试验结果第55-56页
     ·垂直加载试验结果第56-58页
     ·纵向加载试验结果第58-59页
   ·试验结论第59-60页
   ·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第60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 ROPS 动态性能试验方法探讨第62-69页
   ·概述第62-63页
   ·提出动态试验方法的原因及其必要性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原因第63-64页
     ·必要性第64页
   ·轮式装载机侧翻过程再现第64-66页
     ·轮式装载机的稳定性第64页
     ·应用ADAMS 软件再现装载机侧翻过程第64-66页
   ·动态试验方法的可行性第66-67页
   ·侧撞击试验方法第67-68页
     ·侧撞击试验第67-68页
     ·验收条件第6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69-71页
   ·本文所取得的成果第69页
   ·本文后继研究工作的展望第69-71页
参考文献第71-74页
摘要第74-75页
ABSTRACT第75-77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77-78页

论文共7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泛函微分方程数值方法的B-理论在刚性延迟微分方程数值分析中的应用
下一篇:论我国准公共物品的民营化及其风险规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