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气泡生成与富氧净化系统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图、表清单 | 第9-11页 |
注释表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5页 |
·引言 | 第13页 |
·人类水资源与水环境的概况 | 第13-17页 |
·地球的水资源 | 第13-15页 |
·人类水环境概况 | 第15-17页 |
·水质及其水质标准 | 第17-21页 |
·水体自净与现代水处理技术的概况 | 第21-23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微气泡的生成与发生装置 | 第25-36页 |
·微气泡的生成原理及其物理特性 | 第25-26页 |
·微气泡的用途 | 第26-27页 |
·气泡传质理论 | 第27-31页 |
·曝气器 | 第31-35页 |
·机械搅拌法 | 第32页 |
·孔眼法 | 第32页 |
·离心旋流法 | 第32-33页 |
·变压法 | 第33页 |
·引射射流法 | 第33-34页 |
·曝气器的其他几种类型 | 第34页 |
·曝气器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34-3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三章 射流曝气器 | 第36-73页 |
·概述 | 第36-39页 |
·结构与工作原理 | 第36-37页 |
·射流曝气器的种类 | 第37-39页 |
·数学模型的建立 | 第39-43页 |
·物理模型的简化与假设 | 第39-40页 |
·模型的基本方程 | 第40-41页 |
·基本性能方程 | 第41-43页 |
·射流曝气器中微气泡的尺寸 | 第43-46页 |
·气液混合的单位质量能量耗散率 | 第43-45页 |
·气泡临界尺寸计算公式 | 第45页 |
·影响气泡临界尺寸的因素 | 第45-46页 |
·射流曝气器的设计 | 第46-58页 |
·污水的需氧量 | 第46-49页 |
·射流曝气器的设计 | 第49-58页 |
·传统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本文提出的新方法 | 第51-54页 |
·新方法设计结果与数据分析 | 第54-58页 |
·影响射流曝气器性能的因素 | 第58-61页 |
·射流曝气器结构参数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·射流曝气器工作条件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·喉管的最优化设计 | 第61-65页 |
·射流曝气器的充氧性能与氧传质速率 | 第65-72页 |
·气泡的上升速度 | 第65-66页 |
·单个气泡的氧传质速率 | 第66-68页 |
·氧传质速率与氧利用率 | 第68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四章 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应用与研究 | 第73-78页 |
·分子筛制氧技术概述 | 第73-74页 |
·分子筛制氧系统的工作原理 | 第74-76页 |
·分子筛制氧系统的性能指标 | 第76-7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五章 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| 第78-90页 |
·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研究背景 | 第78-79页 |
·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设计 | 第79-86页 |
·主要部件的选型与设计 | 第79-82页 |
·富氧污水处理器系统的运行 | 第82-83页 |
·富氧污水处理器系统的流场模拟 | 第83-86页 |
·富氧污水净化系统的检测 | 第86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90页 |
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90-92页 |
·总结 | 第90-91页 |
·展望 | 第91-92页 |
致 谢 | 第92-93页 |
参考资料 | 第93-95页 |
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5-96页 |
附录二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