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7页 |
引言 | 第7-9页 |
第一章 孤儿作品问题概述 | 第9-14页 |
第一节 孤儿作品的概念与问题的提出 | 第9-11页 |
一、孤儿作品的概念 | 第9-10页 |
二、孤儿作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孤儿作品形成的原因 | 第11-14页 |
一、法律规定因素 | 第11-13页 |
二、社会环境因素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使用孤儿作品的理论基础 | 第14-19页 |
第一节 利益平衡理论 | 第14-17页 |
一、利益平衡理论概述 | 第14-16页 |
二、解决孤儿作品使用问题的关键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财产法则与补偿法则 | 第17-19页 |
一、财产法则与补偿法则概述 | 第17-18页 |
二、补偿法则更适用于孤儿作品问题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国外解决孤儿作品使用问题的方式 | 第19-31页 |
第一节 三种合法化孤儿作品使用的解决方式 | 第19-26页 |
一、特许授权制度 | 第20-23页 |
二、集体管理组织的扩展性授权 | 第23-24页 |
三、特许授权与集体管理组织授权相结合的方式 | 第24-26页 |
第二节 美国《2008年孤儿作品法案》议案——侵权限制制度 | 第26-31页 |
一、前期提出的议案 | 第26-28页 |
二、美国《2008年孤儿作品法案》议案 | 第28-31页 |
第四章 我国的孤儿作品问题及解决方案初探 | 第31-43页 |
第一节 我国孤儿作品形成的原因 | 第31-34页 |
一、法律规定因素 | 第32-33页 |
二、社会环境因素 | 第33-34页 |
第二节 我国与孤儿作品有关的立法情况 | 第34-37页 |
一、“没有权利义务承受人”的作品 | 第34-35页 |
二、“作者身份不明”的作品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我国孤儿作品使用制度初探 | 第37-43页 |
一、法律层而 | 第37-41页 |
二、非法律层面 | 第41-43页 |
结语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