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创性声明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0-16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5页 |
·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揭示问题 | 第10-11页 |
·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揭示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·中注协和审计机关揭示的问题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范围 | 第15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6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| 第16-19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回顾 | 第19-26页 |
第三章 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基本理论 | 第26-30页 |
·监管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定义 | 第26-27页 |
·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基本内容 | 第27-30页 |
第四章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的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| 第30-46页 |
·历史沿革 | 第30-32页 |
·完全行政主导阶段 | 第30页 |
·准政府监管阶段 | 第30-31页 |
·政府监管阶段 | 第31-32页 |
·我国现行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现状 | 第32-34页 |
·法律法规 | 第32页 |
·政府监督 | 第32-33页 |
·行业自律监管 | 第33-34页 |
·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问题分析 | 第34-46页 |
·缺乏明确的监管目标 | 第35-36页 |
·我国行业监管主体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8页 |
·我国行业监管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监管机制 | 第38-41页 |
·我国监管对象存在问题 | 第41-43页 |
·审计服务对象给监管带来的问题 | 第43-46页 |
第五章 改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对策 | 第46-62页 |
·改进的原则 | 第46-47页 |
·树立正确的监管目标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改革 | 第48-53页 |
·自律监管是解决政府监管弊端的有效途径 | 第48-49页 |
·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关系的分析 | 第49-52页 |
·监管模式创新具体措施 | 第52-53页 |
·建立完善的激励监督机制 | 第53-58页 |
·健立健全民事赔偿机制,加大惩治力度 | 第53-54页 |
·建立信誉机制 | 第54-56页 |
·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外部监管机制 | 第56页 |
·规范审计定价 | 第56-58页 |
·其他方面的改进措施 | 第58-62页 |
·改变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 | 第58-59页 |
·实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轮换制 | 第59-60页 |
·大力推广有限责任合伙制的组织形式 | 第60-62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附表 | 第67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