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 | 第1-11页 |
第一章 信用证欺诈 | 第11-12页 |
第二章 信用证欺诈的手段 | 第12-17页 |
第一节 受益人提交假单据进行欺诈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合谋进行欺诈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利用信用证软条款进行欺诈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信用证欺诈的原因 | 第17-20页 |
第一节 信用证欺诈的特殊性 | 第17页 |
第二节 独立性原则的缺陷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表面相符原则的缺陷 | 第18页 |
第四节 跨国诉讼的复杂性 | 第18页 |
第五节 银行及受害者相关知识的欠缺 | 第18-20页 |
第四章 信用证欺诈的危害 | 第20-22页 |
第五章 信用证欺诈的救济 | 第22-35页 |
第一节 信用证欺诈的防范 | 第22-24页 |
第二节 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 | 第24-35页 |
第六章 有关信用证欺诈问题的若干建议 | 第35-41页 |
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对信用证欺诈的立法 | 第35-37页 |
第二节 健全“止付令”制度 | 第37-39页 |
第三节 加强对信用证案件的指导 | 第39页 |
第四节 加强对法官的培训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3页 |
后记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