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TB基因家族成员BTBD8、KLHL7和KLHL9的克隆和功能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英文摘要 | 第6-8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2页 |
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| 第12-33页 |
1.材料和试剂 | 第12-21页 |
2.方法 | 第21-33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33-101页 |
第一节 KLHL9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| 第33-62页 |
一.KLHL9基因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 | 第33-42页 |
二.KLHL9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| 第42-50页 |
三.BACK结构域对亚细胞定位的影响 | 第50页 |
四.BTB结构域介导的二聚体化和泛素化 | 第50-53页 |
五.KLHL9与actin的相互作用 | 第53-57页 |
六.KLHL9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七.KLHL9对细胞骨架稳定性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八.相互作用蛋白筛选 | 第59-62页 |
第二节 KLHL7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| 第62-90页 |
一.KLHL7基因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 | 第62-69页 |
二.KLHL7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| 第69-74页 |
三.BTB结构域介导的二聚体化 | 第74-76页 |
四.KLHL9与actin的相互作用 | 第76-78页 |
五.BACK结构域对亚细胞定位的作用 | 第78-81页 |
六.相互作用蛋白筛选 | 第81-85页 |
七.KLHL7的细胞学功能研究 | 第85-88页 |
八.酵母互补实验准备 | 第88-90页 |
第三节 BTBD8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| 第90-101页 |
一.BTBD8基因的克隆和信息学分析 | 第90-98页 |
二.BTBD8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| 第98-100页 |
三.BTBD8的胞内定位分析 | 第100-101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101-108页 |
一.表达谱模式分析 | 第101-102页 |
二.BTBD8基因的功能探讨 | 第102-103页 |
三.KLHL9和KLHL7基因的功能探讨 | 第103-108页 |
小结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9-117页 |
综述 | 第117-1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6-13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131-132页 |
致谢 | 第132-13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