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水路运输经济论文--中国水路运输经济论文--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论文

地主港模式在我国港口应用的研究

第一章 引言第1-15页
 1.1 研究的背景及目的、意义第9-12页
 1.2 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页
 1.3 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1.4 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4-15页
第二章 我国港口投融资渠道与港口管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第15-32页
 2.1 港口投融资的概述第15-18页
 2.2 我国港口投融资环境分析第18-20页
  2.2.1 对我国港口政策法律环境的分析第18-19页
  2.2.2 对我国港口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分析第19-20页
 2.3 我国目前港口投融资渠道分析第20-28页
  2.3.1 投资主体分析第20页
  2.3.2 我国港口投融资历史回顾、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0-24页
  2.3.3 我国港口资金来源分析第24-26页
  2.3.4 港口投融资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第26-27页
  2.3.5 未来我国港口投资的资金需求预测第27-28页
 2.4 我国港口管理模式分析第28-32页
  2.4.1 我国港口管理模式的历史和现状第28-30页
  2.4.2 我国港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0-32页
第三章 世界港口投融资和港口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第32-47页
 3.1 世界港口投融资方式分析第32-36页
  3.1.1 世界各国港口投融资现状分析第32-33页
  3.1.2 世界港口投融资多元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3页
  3.1.3 世界港口投融资的趋势第33-36页
 3.2 世界港口管理模式分析第36-47页
  3.2.1 世界港口管理模式的现状第36-39页
  3.2.2 各国港口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第39-44页
  3.2.3 世界港口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44-47页
第四章 地主港模式的理论分析第47-75页
 4.1 地主港模式的概念和形式第47-48页
  4.1.1 地主港模式的概念第47页
  4.1.2 地主港管理模式的两种形式第47-48页
 4.2 地主港模式的主要特性第48-51页
  4.2.1 地主港模式的主要特点第48-49页
  4.2.2 地主港模式的优点第49-51页
 4.3 国外港口采用地主港模式的经验分析第51-58页
  4.3.1 国外港口采用地主港模式现状第51-57页
  4.3.2 从国外地主港模式中得到的启示第57-58页
 4.4 地主港融资模式与港口项目融资新方式的比较研究第58-68页
  4.4.1 地主港模式和BOT的比较研究第59-66页
  4.4.2 地主港模式和其他项目融资新方式的比较分析第66-68页
 4.5 我国港口管理模式与地主港模式的比较研究第68-69页
 4.6 对我国集装箱港口采用地主港模式的经济理论分析第69-74页
  4.6.1 地主港模式的产权分析第69-71页
  4.6.2 集装箱港口运用地主港模式前后内部行为的博弈分析第71-74页
 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五章 我国地主港模式的发展条件分析第75-86页
 5.1 我国建立地主港模式的必要性第75-79页
  5.1.1 建设港口基础设施融资的需要第75页
  5.1.2 临港工业发展的需要第75-79页
 5.2 我国建立地主港模式的有利条件第79-80页
 5.3 我国港口建立地主港模式成功的关键要素第80-81页
 5.4 我国港口运用地主港模式的前景与潜在的问题第81-83页
 5.5 对我国港口运用地主港模式的建议第83-86页
结论第86-87页
附录1: 主要国家港口管理模式和投融资体制概述第87-89页
附录2: 世界十大集装箱港口吞吐量排名第89-90页
参考文献第90-92页
结束语第92-93页
致谢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粒度可控超细铜粉电解乳化法制备工艺及其机理研究
下一篇:我国高等学校教师激励机制探索——职业生涯规划激励机制浅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