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1 引言 | 第1-21页 |
| ·汞的性质及用途 | 第8页 |
| ·环境中汞的来源与危害 | 第8-10页 |
| ·常用的汞测定方法 | 第10-15页 |
| ·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(ICP-AES) | 第11页 |
| ·等离子体质谱法(ICP-MS) | 第11页 |
| ·电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(ETAAS) | 第11页 |
| ·化学蒸气发生-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(CV-AAS)与化学蒸气发生-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(CV-AFS) | 第11-15页 |
| ·KBH_4还原体系 | 第13页 |
| ·SnCl_2还原体系 | 第13页 |
| ·光催化甲酸还原体系 | 第13-15页 |
| ·溶液中汞原子的测定 | 第15-19页 |
| ·双叉毛细管三通阀进样装置 | 第19-21页 |
| 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21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21-25页 |
| ·仪器 | 第21-23页 |
| ·仪器工作参数 | 第23-24页 |
| ·试剂 | 第24页 |
| ·分析过程 | 第24-25页 |
| ·测定气溶胶中的Hg 自由原子在253.7 nm 处的原子吸收 | 第24-25页 |
| ·2003 年夏季测定气溶胶中Hg 自由原子产生的原子吸收 | 第25页 |
| ·2004 年冬季测定气溶胶中Hg 自由原子产生的原子吸收 | 第25页 |
| ·2004 年冬季利用Hg、Ni、Fe、Au、Pt 和Mn 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测定气溶胶在253.7 nm 左右波段的吸收 | 第25页 |
| 3 结果与讨论 | 第25-53页 |
| ·优化实验条件 | 第25-26页 |
| ·KBH_4体系 | 第26-35页 |
| ·优化空气流量 | 第26-28页 |
| ·载气种类的影响 | 第28页 |
| ·优化燃烧器高度 | 第28-30页 |
| ·优化KBH4用量 | 第30-32页 |
| ·优化盐酸用量 | 第32-33页 |
| ·优化反应管的长度及限流毛细管的作用 | 第33-35页 |
| ·SnCl_2 体系 | 第35-38页 |
| ·优化SnCl_2用量 | 第35-36页 |
| ·优化盐酸用量 | 第36-37页 |
| ·优化空气流量 | 第37-38页 |
| ·利用不同空心阴极灯作为光源测定气溶胶在253.7 nm 左右波段的吸收 | 第38-47页 |
| ·利用Hg 空心阴极灯测定气溶胶在253.7 nm 处的背景吸收 | 第39-42页 |
| ·利用不同空心阴极灯测定气溶胶在253.7 nm 左右波段的吸收 | 第42-47页 |
| ·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| 第47-52页 |
| ·模拟不同季节的测定灵敏度 | 第48-49页 |
| ·室内空气温度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水溶液温度对测定灵敏度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| ·水溶液温度分别对测定灵敏度和253.7 nm 处背景吸收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| ·校正工作曲线和仪器检出限 | 第52-53页 |
| 4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5 参考文献 | 第54-60页 |
|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-61页 |
| 声明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