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 章 综 述 | 第1-48页 |
·概述 | 第9-12页 |
·桩基研究概述 | 第12-34页 |
·桩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·竖向受压桩 | 第13-19页 |
·竖向抗拔桩 | 第19-28页 |
·桩基现场测试技术 | 第28-34页 |
·DX 桩研究概述 | 第34-43页 |
·桩基技术的发展 | 第34-35页 |
·DX 桩的构造 | 第35-36页 |
·DX 桩的施工工艺 | 第36-37页 |
·DX 桩的承载力特点 | 第37-40页 |
·DX 桩的研究现状 | 第40-43页 |
·DX 桩在 Osterberg 测桩法中应用设计的提出 | 第43-45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、内容和方法 | 第45-48页 |
第 2 章 DX 桩抗拔和底托承载力机理的有限元分析 | 第48-89页 |
·前言 | 第48-49页 |
·计算程序、计算模型参数及有限元计算网格 | 第49-57页 |
·计算程序 | 第49-50页 |
·计算模型及材料参数 | 第50-56页 |
·有限元计算网格 | 第56-57页 |
·DX 桩在底托荷载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归纳及分析 | 第57-66页 |
·底托荷载作用下 DX 桩的受力性状和桩周土应力变形情况 | 第57-60页 |
·扩径体间距、数量对 DX 桩承载性能的影响 | 第60-66页 |
·DX 桩在不同加载方式下的有限元计算结果归纳及分析 | 第66-89页 |
·桩周土单元的应力路径 | 第66-71页 |
·DX 桩周土应力场及位移场 | 第71-76页 |
·不同加载方式下得到的 DX 桩承载力比较 | 第76-79页 |
·DX 桩轴力、侧摩阻力及扩径体受力的发展过程 | 第79-89页 |
第 3 章 DX 桩抗拔和底托承载性状的弹性理论分析 | 第89-109页 |
·概述 | 第89-90页 |
·等截面桩位移变形套叠理论分析的研究现状 | 第90-95页 |
·等截面受压桩 | 第90-94页 |
·等截面抗拔桩 | 第94-95页 |
·DX 抗拔桩荷载~位移的弹性理论分析 | 第95-100页 |
·非刚性 DX 桩的解析表达式 | 第96-98页 |
·刚性 DX 桩的解析表达式 | 第98-99页 |
·土模量沿深度变化的影响 | 第99-100页 |
·计算模式对解析解精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| 第100-102页 |
·DX 桩现场抗拔试验结果对解析解的验证 | 第102-105页 |
·DX 底托桩荷载~位移的弹性理论分析 | 第105-10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7-109页 |
第 4 章 DX 桩抗拔和底托承载力的极限平衡分析 | 第109-128页 |
·概述 | 第109-110页 |
·单盘 DX 抗拔桩的破坏形态及机理 | 第110-112页 |
·单盘 DX 桩抗拔承载力的计算 | 第112-123页 |
·浅埋式 DX 短桩 | 第113-116页 |
·深埋式 DX 长桩 | 第116-123页 |
·多盘 DX 桩抗拔承载力的计算 | 第123-124页 |
·极限平衡解析解的验证 | 第124-12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7-128页 |
第 5 章 结论和讨论 | 第128-133页 |
·结论 | 第128-132页 |
·有限元分析得出的结论 | 第128-130页 |
·弹性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: | 第130-131页 |
·极限平衡分析得出的结论: | 第131-132页 |
·讨论 | 第132-13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3-138页 |
致谢、声明 | 第138-13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