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国际法论文--国际经济法论文

跟单信用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

中英文摘要第1-13页
第一章 引  论第13-18页
 研究目的第15-16页
 国内外研究现状、水平与发展趋势第16页
 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研究价值第17-18页
第二章 信用证的产生与概念第18-28页
 第一节 信用证现状第18-19页
 第二节 信用证的产生及变化第19-23页
  一、 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》之产生第19页
  二、 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》之变化第19-23页
 第三节 信用证的定义第23-28页
  一、 《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》的定义第23-24页
  二、 《美国统一商法典》的定义第24页
  三、 信用证的性质第24-26页
  四、 信用证的开立与消灭第26-28页
第三章 信用证法律之学说第28-42页
 第一节 英美法系概观第28-35页
  一、 “约因”说第28-30页
  二、 商业特殊行为说(Mercantile Specialty theory)第30页
  三、 权利行使保留说 (Forbearance theory)第30-31页
  四、 要约与承诺说(Offer and Acceptance Theory)第31-32页
  五、 卖方人“要约”说第32页
  六. 开证行与卖方的“契约说”(Bilateral Contract between Issuing Bank and Seller Theory)第32-34页
   1 、由卖方提供 “约因” 于开证行的“双务契约说”第32-33页
   2 、第三方提供“约因”于开证行与卖方的双务契约说。第33页
   3 、更改说(Novation Theory)契约更新说(或称代替说)第33页
   4 、代理说(Agency Theory)第33-34页
  七、 开证行与买方之间的“双务契约说”第34页
  八、 “禁反言说”(Estoppel or Trustee)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大陆法系概观第35-40页
  一、 大陆法系的学说第36-37页
  二. “委任契约”、“为第三者利益的契约”与“债务约定”并存说(Die Theorie der werkvererag, Vertrag Zu Gusten eines Dritten and Schuldversprechen)第37页
  三、 “指示说”第37-38页
  四、 “信托说”(Die Theorie der Treuhand Vertrag)第38-39页
  五、 “信用委任说”第39页
  六、 “期限前承诺说”第39页
  七、 “为提供第三者利益的契约说”(Contract for the Benefit of Third Party)第39-40页
 第三节 法国对信用证的学说第40-42页
第四章 信用证法律关系第42-55页
 第一节 开证申请人的法律地位第42-46页
  一. 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第42-43页
  二. 开证行的法律地位第43-46页
   1 开证行与开证申请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第43-44页
   2 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第44页
   3 开证行与受益人之间的法律生效与消灭第44-45页
   4 开证行产生抗辩权的资格第45页
   5 开证行拒付的赔偿义务第45-46页
   6 开证行与通知银行的法律关系第46页
 第二节 通知行的法律地位第46-47页
 第三节 受益人的法律地位第47-48页
 第四节 议付行的法律地位第48-50页
  一、 议付行与开证行之间的法律关系第48-49页
  二、 议付行的义务第49-50页
  三、 议付行向开证行索偿的权利第50页
 第五节 保兑行的法律地位第50-55页
  一、 保兑的意义与法律性质第50-51页
  二、 保兑的法律性质第51-52页
  三、 保兑的期间与形式第52-53页
  四、 保兑行的法律关系第53-55页
第五章 信用证独立、抽象性原则与欺诈第55-74页
 第一节 独立性原则第55-57页
 第二节 抽象性原则第57-58页
 第三节 独立抽象性原则的必要观点第58-59页
 第四节 信用证审单相符原则第59-66页
  一、 严格相符原则(The Doctrine of Strict Compliance)第59-61页
  二、 实质相符的认定第61-62页
  三、 实质相符的倾向第62-63页
  四、 我国法院对信用证相符持有的态度第63-66页
 第五节 国际银行标准实务第66-74页
  一、 一般原则(General Principal)第67-69页
  二、 海上货运提单的规定第69-70页
  三、 联合运输提单(Multimodal Transport Documents)第70-71页
  四、 航空运输单第71-72页
  五、 保险单据(Insurance Documents)第72页
  六、 原产地证明(Certificate of Origin)第72-74页
第六章 信用证欺诈的若干法律问题第74-119页
 第一节 信用证欺诈第74-75页
 第二节 信用证欺诈、诈骗与违约的划分第75-76页
 第三节 欺诈与诈骗的界定第76-78页
 第四节 “欺诈例外“(Fraud Exception)的原则第78-79页
 第五节 笔者对欺诈的自我观点第79-119页
第七章 电子交单补则 《eUCP1.0》第119-129页
 一、 《eUCP 1.0》 制订背景与其意义第120-122页
 二、 《eUCP1.0》的适用与定义第122-123页
 三、 《eUCP1.0》与《UCP》文面意义区分定义第123页
 四、 《eUCP 1.0 》与《UCP》交单期间的比较第123-124页
 五、 单据提交日期第124-125页
 六、 审核期间与不符点通知第125-126页
 七、 免责范围第126-127页
 八、 小结第127-129页
第八章 结论第129-138页
参 考 文 献第138-148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绿汁发酵液改善紫花苜蓿青贮品质机理初探
下一篇:川威LF炉精炼渣的组成及冶金性能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