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理论论文--土地经济学论文

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技术与方法--以重庆市石柱县国家土地整理重点项目为例

中文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0页
第1章 文献综述第10-18页
第2章 绪论第18-29页
   ·引言第18-20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0-23页
     ·落实国家土地整理法律和政策的需要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弥补农地整理研究现状的不足的需要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解决当前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需要第22-23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23页
   ·研究指导思想第23-24页
   ·研究实例选择第24-27页
     ·石柱县基本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·项目区基本情况第25-27页
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设计第27-29页
第3章 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理论框架第29-40页
   ·基本概念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土地整理第29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第29-30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第30页
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第30-35页
     ·系统理论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可持续利用理论第32页
     ·人地协调理论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土地经济供给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·生态学理论第34-35页
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目标、原则和依据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目标第35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原则第35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依据第35-36页
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特征、程序和内容第36-40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特征第36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程序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内容第38-40页
第4章 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法探讨第40-69页
   ·南方丘陵地区农用地的特点第40-41页
   ·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特殊性第41-43页
   ·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第43-54页
     ·田块划分及土地平整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第47-49页
     ·道路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第49-51页
     ·农田防护工程规划设计的技术标准第51-54页
 第5章 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实证研究第54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分析第54-59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问题分析第54页
     ·新增耕地潜力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土地适宜性评价第55-56页
     ·水资源平衡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第59-69页
  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具体目标选择第59-60页
  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依据第60页
  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第60-67页
  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土地权属调整方案第67-69页
第6章 南方丘陵地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择优研究第69-92页
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与择优的含义与意义第69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与择优的含义第69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与择优的意义第69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69-76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分析第71-76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第76-79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的量化分级第76-77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的标准化第77-79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79-90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--AHP法第79-84页
     ·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84-90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模型第90页
   ·项目区农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评价第90-92页
第7章 结论和讨论第92-95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92-93页
   ·相关讨论第93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100页
附图第100-103页
致谢第103-104页
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3-6岁城市与农村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及其家庭养育环境的对比实验研究
下一篇:光源光强调制技术的智能浊度仪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