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引言 | 第8-23页 |
·适应性的涵义及适应性特征研究的意义 | 第8页 |
·适应性研究进 | 第8-12页 |
·扁桃研究综述 | 第12-19页 |
·扁桃栽培价值 | 第19-21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甘肃省扁桃引种及栽培现状 | 第22-23页 |
2 研究的目的、内容和方法 | 第23-28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4页 |
·调查研究方法 | 第24-28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24页 |
·调查研究方法 | 第24-28页 |
3 抗旱适应性特征分析 | 第28-42页 |
·叶片细胞显微结构观察结果及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叶片细胞结构观察 | 第29页 |
·叶片细胞抗旱指标分析与评价 | 第29-30页 |
·抗旱适应性生理指标测定结果与分析 | 第30-40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RWC的变化 | 第30-32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WSD的变化 | 第32-33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干旱时间对叶片组织RWC的影响 | 第33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RWC对Pro含量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RWC对MDA含量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RWC对RCC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SOD、POD的变化规律 | 第36-39页 |
·水分胁迫条件下,叶片MDA与SOD酶活性 | 第39-40页 |
小结 | 第40-42页 |
4 抗寒适应性特征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一年生枝条的解剖结构 | 第42页 |
·不同低温处理条件下,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及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(LT50 | 第42-43页 |
·半致死温度(LT50 | 第42页 |
·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方法及其结果 | 第42-43页 |
·扁桃一年生枝条抽条状况调查与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调查研究方法 | 第43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43-44页 |
小结 | 第44页 |
5 生长结果适应性特征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扁桃生长状况 | 第44页 |
·植株生长情况 | 第44页 |
·生长物候表现 | 第44页 |
·开花、结实及丰产性 | 第44-45页 |
·栽培适宜性评价 | 第45页 |
小结 | 第45页 |
6 扁桃适宜栽培区布局 | 第45-53页 |
·指标选择 | 第45-47页 |
·指标选择依据 | 第45-46页 |
·气候因素指标的确定 | 第46-47页 |
·指标值的确定 | 第47页 |
·适宜栽培区判定的方法与步骤 | 第47-51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47页 |
·确定指标权重 | 第47-48页 |
·确定白化权函数 | 第48-50页 |
·计算定权聚类系数 | 第50-51页 |
·适宜栽培区布局 | 第51-52页 |
·扁桃适应栽培的生态条件 | 第52页 |
小结 | 第52-53页 |
7 问题讨论与展望 | 第53-54页 |
·问题讨论 | 第53-54页 |
·展望 | 第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附(图)表 | 第59-68页 |
甘肃省扁桃栽培布局(图6-9) | 第68-69页 |
图版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