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1 前言 | 第11-21页 |
·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动态 | 第11-18页 |
·生物反应器 | 第11-16页 |
·口蹄疫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6-18页 |
·农杆菌转化大豆子叶节高效再生体系 | 第18页 |
·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8-21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31页 |
·材料 | 第21-24页 |
·试材 | 第21-22页 |
·仪器 | 第22页 |
·主要试剂和药品 | 第22页 |
·所用的几种培养基的成分 | 第22-2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4-31页 |
·DNA的提取 | 第24-25页 |
·PCR扩增 | 第25-26页 |
·DNA片段的回收 | 第26-27页 |
·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| 第27页 |
·连接反应 | 第27-28页 |
·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宿主细胞的转化 | 第28-30页 |
·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 | 第30-31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41页 |
·pGEM-FVP1和pGEM-FP1质粒的提取及鉴定 | 第32-33页 |
·目的基因的PCR扩增 | 第33-34页 |
·pUCM-FVP1和pUCM-FP1中间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·pUCM-FVP1重组子的检测 | 第34-35页 |
·pUCM-FP1重组子的检测 | 第35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pBin-FVP1和pBin-FP1的构建 | 第35-38页 |
·pBin-FVP1的PCR和酶切鉴定 | 第36-37页 |
·pBin-FP1重组子的PCR和酶切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植物表达载体pBin-FVP1、pBin-FP1转化农杆菌 | 第38-39页 |
·口蹄疫病毒基因向大豆的遗传转化 | 第39-41页 |
·遗传转化过程中大豆不同基因型的影响 | 第39页 |
·大豆的转化与植株的再生 | 第39-40页 |
·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| 第40-41页 |
4 讨论 | 第41-45页 |
·不对称相容末端连接法构建表达载体 | 第41页 |
·疫苗受体植物的选择和安全性评价 | 第41-42页 |
·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的优化 | 第42页 |
·再生植株的PCR检测 | 第42-43页 |
·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| 第43-45页 |
5 结论 | 第45-47页 |
·构建了中间表达载体 | 第45页 |
·构建了口蹄疫病毒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 | 第45页 |
·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再生体系获得PCR阳性植株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2页 |
图版说明 | 第52-55页 |
附录 | 第55-65页 |
附录1: FP1的序列(2208bp) | 第55-56页 |
附录2: FVP1的序列(639bp) | 第56-57页 |
附录3: FP1序列的测序结果(pUCM-FP1 as the sample) | 第57-62页 |
附录4:FVP1序列的测序结果(pUCM-FVP1 as the sample) | 第62-64页 |
附录5:本实验所用的DNA Markers | 第64-6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