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微生物学论文--微生物分类学(系统微生物学)论文--病毒(滤过性病毒)论文

囊膜蛋白P74在杆状病毒侵染宿主的初级感染过程中作用机制的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9页
英文摘要第9-18页
第一章 前言第18-49页
 一、 杆状病毒的侵染过程及作用机制第18-33页
   ·杆状病毒简介第18-21页
   ·杆状病毒对宿主幼虫的感染第21-22页
   ·杆状病毒生活史第22-33页
     ·ODV侵入宿主中肠细胞第23-24页
     ·BV病毒粒子侵入宿主细胞第24页
     ·病毒的复制与装配第24-27页
     ·病毒粒子的包被与成熟第27-33页
 二、 杆状病毒的应用第33-46页
   ·杆状病毒为分子生物学和分子病毒学研究提供模型和方法第33页
   ·杆状病毒是优秀的真核表达载体之一第33-37页
     ·概述第33-35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作为表达系统的优缺点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影响目的基因表达的因素第36-37页
   ·杆状病毒杀虫剂应用于害虫生物防治第37-40页
     ·表达Bt毒蛋白的重组病毒第38页
     ·表达昆虫特异性神经毒素的重组病毒第38-39页
     ·表达昆虫激素的重组病毒第39页
     ·缺失脱皮甾醇-UDP-糖基转移酶的重组病毒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表达昆虫特异性酶的重组病毒第40页
   ·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前景第40-46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的可行性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介导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稳定表达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作为体内基因投送载体第43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进入哺乳动物细胞的机制第43-44页
     ·杆状病毒作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在医学中的应用第44-46页
 三、 本研究的背景、目的与意义第46-49页
第二章 p74缺陷型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第49-77页
   ·引言第49-50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50-66页
     ·质粒、菌株、酶、试剂第50-51页
     ·血清、培养基、细胞和病毒第51页
     ·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转化第51-53页
     ·质粒DNA的提取和纯化第53-56页
     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消化反应第56页
     ·DNA片段的回收第56-57页
     ·载体补平、脱磷酸化与平末端连接第57-58页
     ·PCR扩增目的基因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菌落PCR初步鉴定阳性重组质粒第59页
     ·DNA测序第59页
     ·细胞培养、冻存和复苏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病毒(BV)感染单层培养细胞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病毒粒子(buddedvirus, BV)和包涵体分离第61-62页
     ·空斑滴定和计数第62-63页
     ·空斑纯化第63-64页
     ·病毒DNA的提取第64-65页
     ·质粒DNA对细胞的转染第65-66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66-72页
     ·p74基因的PCR扩增第66-68页
     ·p74缺陷型中间载体的构建第68-71页
     ·p74缺陷型病毒的构建、鉴定和纯化第71-72页
   ·讨论第72-77页
第三章 P74是杆状病毒ODV在宿主中肠中初级感染的必需因子第77-102页
   ·引言第78-79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79-84页
     ·Bac-to-Bac系统第79页
     ·质粒和载体第79-82页
     ·重组Bacmid DNA(>100 kb)的提取与制备第82-83页
     ·用Bac-to-Bac表达系统构建表达型重组病毒第83-84页
     ·病毒毒力的生物测定第84页
     ·芽生型病毒BV一步生长曲线测定第84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84-99页
     ·多角体阳性且P74超表达(polh+-p74++)重组病毒的构建和鉴定第84-90页
     ·用重组病毒表达的P74和Polh蛋白以及多角体的形成第90-93页
     ·p74基因的缺失、过表达对病毒在培养细胞中增殖的影响第93-95页
     ·p74~-缺陷型病毒的BV能通过注射感染宿主幼虫第95-96页
     ·p74~-病毒包涵体、p74++病毒包涵体对病毒毒力的影响第96-98页
     ·野生型病毒对p74缺陷型病毒感染力的拯救。第98-99页
   ·讨论第99-102页
第四章 P74蛋白的表达、纯化及其对p74缺陷型病毒的拯救第102-116页
   ·引言第102-103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103页
     ·SDS-PAGE电泳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Western blot第104页
     ·Ni++-NTA亲和树脂纯化靶蛋白第104-106页
     ·Brad ford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第106-107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·P74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和纯化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·提纯的P74蛋白对p74缺陷型病毒包含体感染力的拯救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·P74蛋白不能拯救异源p74-重组病毒的感染力第113-114页
   ·讨论第114-116页
第五章 P74蛋白在离体细胞中的定位第116-127页
   ·引言第117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·试剂和载体第117页
     ·引物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重组质粒的构建第118页
     ·重组病毒rHa-p74gfp的构建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·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细胞第120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120-125页
     ·高表达P74-GFP融合蛋白的重组病毒的鉴定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绿色融合蛋白P74-GFP在培养细胞中的定位第121-125页
   ·讨论第125-127页
第六章 P74蛋白和140中肠细胞BBMV的特异性结合及P74潜在受体的发现第127-138页
   ·引言第128-129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129-132页
     ·P74蛋白的表达与纯化第129页
     ·幼虫中肠的分离第129页
     ·BBMV的制备第129页
     ·ELISA(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)第129-131页
     ·体外Pull-down分析(Pull-down assay in vitro)第131-132页
   ·研究结果第132-137页
     ·P74以可饱和方式特异性地与宿主幼虫中肠BBMV结合第132-135页
     ·P74蛋白潜在受体的发现第135-137页
   ·讨论第137-138页
第七章 总讨论第138-146页
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第146-148页
参考文献第148-169页
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169-170页
致谢第170-171页

论文共1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武汉科技服务中介创新体系研究
下一篇:两种新型多功能纤溶酶的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