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--脱硫与固硫论文

膜吸收法烟气脱硫的研究

1 引言第1-11页
   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6-7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-9页
   ·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9-11页
2 膜气体吸收技术的传质机理第11-20页
   ·气体膜分离原理第11-14页
     ·气体在非孔膜中的传质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气体在微孔膜中的传质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非浸润模式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·浸润模式第13页
     ·气体在非对称膜中传质第13-14页
   ·膜吸收法烟气脱硫的传质过程第14-20页
     ·气相边界层的传质阻力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膜孔内的传质阻力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液相边界层的传质阻力第18-20页
3 实验部分第20-27页
   ·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0页
     ·实验仪器第20页
     ·实验药品第20页
   ·实验内容第20-25页
     ·膜组件的制备第20-21页
     ·SO_2的分析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总传质系数的测定第23页
     ·膜内传质系数的测定第23-25页
   ·实验流程及实验步骤第25-27页
4 中空纤维膜组件烟气脱硫特性第27-36页
   ·进料气体中SO_2浓度对组件脱硫率的影响第27页
   ·气体停留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·气体进口压力对脱硫率的影响第28-29页
   ·吸收液及流速对脱硫率的影响第29页
   ·膜面积对脱硫率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·聚丙烯膜组件的重复稳定性实验第30-31页
   ·气体流动状况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·吸收液pH值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第32页
   ·SO_2在膜中的传质系数第32-33页
   ·微孔孔径对膜系数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·总传系数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第34-36页
5 螺旋状膜组件的烟气脱硫特性第36-50页
   ·实验的提出第36-37页
   ·螺旋状膜的制备第37-38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8-50页
     ·SO_2浓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气体停留时间对脱硫效率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·吸收液及流速对脱硫率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螺旋状膜吸收器重复稳定性实验第40-41页
     ·螺旋结构对组件脱硫率的影响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·螺旋螺距对脱硫率的影响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·螺旋内径对脱硫率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·膜在正丁醇溶液中的溶胀性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螺旋状膜组件中的总传质系数关系式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·管内流动状况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·管外流动状况对总传质系数的影响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·总传质系数关系式的模拟第47-50页
6 结论第50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概念构图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研究与设计
下一篇:电磁辐射场中量子位的消相干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