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| 一、前言 | 第12-20页 |
| 二、实验材料 | 第20-23页 |
| 1 动物 | 第20页 |
| 2 药品与试剂 | 第20-21页 |
| 3 实验仪器 | 第21-23页 |
| 三、实验方案及方法 | 第23-31页 |
| 1.实验方法 | 第23-28页 |
| ·小鼠跳台法 | 第23页 |
| ·小鼠避暗法 | 第23页 |
| ·小鼠探究适应活动测定法 | 第23页 |
| ·大鼠跳台法 | 第23页 |
| ·小鼠脑急性缺氧法 | 第23页 |
| ·小鼠脑组织中过氧化脂质的测定方法 | 第23-24页 |
| ·小鼠脑组织中脂褐素的测定方法 | 第24页 |
| ·小鼠脑组织中B型单胺氧化酶的测定方法 | 第24-25页 |
| ·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测定方法 | 第25-26页 |
| ·大鼠脑中乙酰胆碱含量测定法 | 第26页 |
| ·大鼠脑内乙酰胆碱酯酶测定方法 | 第26-27页 |
| ·大鼠海马中含淀粉样前体蛋白神经元计数法 | 第27页 |
| ·大鼠海马区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观察 | 第27页 |
| ·大鼠海马区超微结构的观察 | 第27页 |
| ·处方筛选法 | 第27-28页 |
| 2.实验步骤及给药方案 | 第28-31页 |
| ·处方筛选 | 第28页 |
| ·COG对亚硝酸钠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的改善作用 | 第28页 |
| ·COG对电休克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的改善作用 | 第28页 |
| ·COG对30%乙醇致小鼠记忆再现障碍的改善作用 | 第28-29页 |
| ·COG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的改善作用 | 第29页 |
| ·COG对亚硝酸钠致小鼠急性缺氧的作用 | 第29页 |
| ·COG对KA致大鼠痴呆模型的改善作用 | 第29页 |
| ·COG对三氯化铝致大鼠痴呆模型的改善作用 | 第29-30页 |
| ·COG对D-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的改善作用 | 第30页 |
| ·急性毒性试验 | 第30-31页 |
| 四、实验结果 | 第31-43页 |
| 1.处方筛选 | 第31-32页 |
| ·小鼠跳台实验 | 第31页 |
| ·小鼠避暗实验 | 第31-32页 |
| 2.COG对亚硝酸钠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的作用 | 第32-33页 |
| 3.COG对电休克致小鼠记忆巩固障碍模型的作用 | 第33页 |
| 4.COG对30%乙醇致小鼠记忆再现障碍模型的作用 | 第33-34页 |
| 5.COG对东莨菪碱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的作用 | 第34页 |
| 6.COG对亚硝酸钠致小鼠急性缺氧的作用 | 第34-35页 |
| 7.COG对KA致大鼠痴呆模型的改善作用 | 第35-37页 |
| ·大鼠跳台实验 | 第35页 |
| ·COG对KA痴呆模型大鼠脑内Ach、AchE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| ·COG对KA痴呆模型大鼠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影响 | 第36页 |
| ·KA痴呆模型大鼠的脑病理改变 | 第36-37页 |
| 8.COG对三氯化铝致大鼠痴呆模型的改善作用 | 第37-39页 |
| ·大鼠跳台实验 | 第37-38页 |
| ·COG对AlCl_3痴呆模型大鼠背海马和齿状回内β-APP阳性神经元的影响 | 第38页 |
| ·COG对AlCl_3痴呆模型大鼠背海马区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| 9.COG对D-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的改善作用 | 第39-42页 |
| ·COG对D-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外观和体重的影响 | 第39页 |
| ·小鼠自主活动实验 | 第39-40页 |
| ·小鼠跳台实验 | 第40页 |
| ·COG对D-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胸腺和脾脏指数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| ·COG对D-半乳糖致小鼠衰老模型脑内LPO、LF、MAO-B含量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| 10.急性毒性试验 | 第42-43页 |
| 五、讨论 | 第43-55页 |
| 六、结论 | 第55-56页 |
| 七、参考文献 | 第56-64页 |
| 八、附录 | 第64-76页 |
| 九、致谢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