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综述 | 第9-11页 |
1 济南“保泉”二十年的回顾与总结 | 第11-16页 |
·济南对“泉”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 | 第11-12页 |
·前二十年济南“保泉”的历程回顾 | 第12-14页 |
·前二十年“保泉”的评价与总结 | 第14-16页 |
2 济南“保泉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| 第16-27页 |
·对济南“名泉”喷涌动力机制的思考 | 第16-20页 |
·“名泉”喷涌动力机制没有“质”的变化 | 第16页 |
·人类的干预导致“名泉”喷涌动力机制产生“量”的变化 | 第16-20页 |
·对济南“保泉”的思维方式的思考 | 第20-22页 |
·由“以需定供”向“以供定需”的转变 | 第20-21页 |
·调整供水格局 | 第21页 |
·遵循自然规律 | 第21-22页 |
·由济南的“保泉”看济南的发展方式 | 第22-27页 |
·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思考 | 第22-23页 |
·对生产、生活用水的思考 | 第23-27页 |
3 济南“保泉”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| 第27-40页 |
·济南“保泉”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7-30页 |
·具体内容 | 第28页 |
·指标变量说明 | 第28-29页 |
·系统动力学模型图 | 第29-30页 |
·模型计算结果 | 第30-33页 |
·模型预测对济南“保泉”的指导 | 第33-40页 |
·济南“保泉”“开源”的对策 | 第33-34页 |
·济南“保泉”“节流”的对策 | 第34-37页 |
·其它保障措施 | 第37-40页 |
4 济南“保泉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| 第40-48页 |
·高度重视泉水的补给区--南部山区的发展 | 第40-44页 |
·南部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重建 | 第40-41页 |
·政策制定 | 第41-43页 |
·资金筹措 | 第43页 |
·科技、信息支撑 | 第43-44页 |
·企业辅助 | 第44页 |
·城市发展关注泉水 | 第44-46页 |
·选择适宜的城市发展方向 | 第44-45页 |
·城市建设关注泉水 | 第45页 |
·泉水先观后用 | 第45页 |
·兴建地下调蓄工程 | 第45页 |
·名泉景观的保护与建设 | 第45-46页 |
·其它措施 | 第46-48页 |
·建立泉水信息系统 | 第46页 |
·经营泉水 | 第46页 |
·传承并发扬“泉文化” | 第46-48页 |
5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