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英文缩略词 | 第9-10页 |
1 引言 | 第10-27页 |
·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 | 第10-20页 |
·植物的抗病性 | 第10-11页 |
·小麦抗条锈病基因及其抗原 | 第11-13页 |
·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| 第13-20页 |
·异源遗传物质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| 第20-26页 |
·异源遗传物质向小麦的转移 | 第20-22页 |
·异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| 第22-24页 |
·原位杂交技术及其应用 | 第24-26页 |
·滨麦草有益基因的利用 | 第26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6-2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34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27页 |
·试验地点 | 第2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27-34页 |
·抗条锈鉴定 | 第29页 |
·农艺性状调查 | 第29页 |
·细胞学鉴定 | 第29页 |
·染色体原位杂交分析 | 第29-31页 |
·分离群体构建 | 第31页 |
·RAPD 分析 | 第31-34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8页 |
·种质系山农 0096 及其亲本的性状及细胞学特点 | 第34-42页 |
·RAPD 鉴定 | 第42-44页 |
·基因组原位杂交 | 第44-46页 |
·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| 第46-48页 |
4 讨论 | 第48-50页 |
·关于基因组原位杂交 | 第48-49页 |
·小片段易位系的应用价值及产生机理 | 第49页 |
·关于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 | 第49-50页 |
5 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63页 |
文章发表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