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层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及其加固处理研究
| 1 绪论 | 第1-12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历史背景 | 第8-9页 |
| ·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9-10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内容 | 第10-12页 |
| 2 可靠性鉴定的基本理论及现状 | 第12-20页 |
| ·可靠性的基本概念 | 第12-13页 |
| ·影响工程结构可靠性的三种不确定性 | 第13-14页 |
| ·有建筑可靠性鉴定的基本思路 | 第14-15页 |
| ·已有建筑可靠性评估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·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依据的现行规范标准 | 第16-18页 |
| ·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程序 | 第18-20页 |
| 3 工程模糊综合评定的基本理论及模型 | 第20-43页 |
| ·引言 | 第20页 |
| ·隶属函数 | 第20-23页 |
| ·确定隶属函数的原则和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常用隶属函数的选择 | 第21-23页 |
| ·可靠性综合评定的模糊数学模型 | 第23-27页 |
| ·综合评定的模糊数学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·常用模糊合成算子 | 第24-27页 |
| ·一级工程模糊综合评定 | 第27-31页 |
| ·建立因素集 | 第27页 |
| ·建立备择集 | 第27页 |
| ·建立权重集 | 第27-28页 |
| ·单因素模糊评定 | 第28-29页 |
| ·模糊综合评定 | 第29页 |
| ·评定指标的处理 | 第29-31页 |
| ·多级综合评定模型 | 第31-32页 |
| ·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的分级标准 | 第32-33页 |
| ·模糊评定层次的划分 | 第33-34页 |
| ·三级模糊综合评定框架 | 第34-35页 |
| ·工业厂房结构单因素的隶属函数及评定 | 第35-41页 |
| ·定量因素的隶属函数及其评定 | 第36-40页 |
| ·非定量因素的隶属函数及其评定 | 第40-41页 |
| ·质量等级的划分 | 第41-43页 |
| ·用最大隶属度法划分质量等级 | 第41页 |
| ·用贴近度划分质量等级 | 第41-43页 |
| 4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及模型 | 第43-52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 | 第43页 |
| ·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 | 第43-46页 |
| ·层次结构模型 | 第43-44页 |
| ·构造判断矩阵 | 第44页 |
| ·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向量 | 第44-46页 |
| ·一致性检验 | 第46页 |
| ·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| 第46-50页 |
| ·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的权系数 | 第47-48页 |
| ·承重结构系统的权系数 | 第48-49页 |
| ·围护系统的权系数 | 第49-50页 |
| ·鉴定单元的权系数 | 第50页 |
| ·构造因素判断矩阵及求解评定结果 | 第50-52页 |
| ·一级综合评定的因素评定矩阵及其评定结果 | 第50-51页 |
| ·二级综合评定的因素评定矩阵及其评定结果 | 第51页 |
| ·三级综合评定的因素评定矩阵及其评定结果 | 第51-52页 |
| 5 旧工业厂房的加固改造 | 第52-60页 |
| ·结构的维修、加固与改造 | 第52页 |
| ·结构加固的特点 | 第52-53页 |
| ·结构加固的基本原则 | 第53-54页 |
| ·结构加固的主要内容 | 第54页 |
| ·结构加固的基本程序 | 第54-55页 |
| ·结构加固的技术与方法 | 第55-58页 |
| ·直接加固法 | 第55-57页 |
| ·间接加固法 | 第57-58页 |
| ·目前国内有关结构加固的规范标准 | 第58页 |
| ·旧工业厂房结构的加固技术 | 第58-60页 |
| ·旧工业厂房结构加固的特点 | 第58-59页 |
| ·旧工业厂房结构的加固方法 | 第59-60页 |
| 6 单层工业厂房可靠性模糊评定的工程实例 | 第60-75页 |
| ·概况 | 第60-62页 |
| ·单层工业厂房的综合鉴定评级的规范规定 | 第62-63页 |
| ·依据规范进行的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结果 | 第63-66页 |
| ·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 | 第63-64页 |
| ·承重结构系统 | 第64-66页 |
| ·围护系统 | 第66页 |
| ·单元综合鉴定评级 | 第66页 |
| ·采用模糊综合评定法进行的厂房可靠性鉴定评级结果 | 第66-72页 |
| ·结构布置和支撑系统 | 第67页 |
| ·承重结构系统 | 第67-71页 |
| ·围护系统 | 第71页 |
| ·鉴定单元 | 第71-72页 |
| ·两种方法的对比 | 第72-73页 |
| ·可行性分析 | 第72页 |
| ·造成不同评级结果的原因分析 | 第72页 |
| ·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| 第72-73页 |
| ·厂房的加固处理 | 第73-75页 |
| ·厂房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73页 |
| ·厂房的加固处理 | 第73-75页 |
| 7 结论与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·结论 | 第75页 |
| ·展望 | 第75-77页 |
| 致谢 | 第77-7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8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