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 论 | 第1-13页 |
第一章 没收财物罚之本体研究 | 第13-40页 |
第一节 没收财物刑法分类 | 第14-28页 |
一、 供犯罪所用之本人财物 | 第14-21页 |
二、 违禁物 | 第21-24页 |
三、 犯罪所得之物 | 第24-28页 |
第二节 没收财物民法分类 | 第28-33页 |
一、 动产与不动产 | 第28-29页 |
二、 有体物与无体物 | 第29-30页 |
三、 主物与从物 | 第30-32页 |
四、 原物与孳息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没收财物罚本质 | 第33-40页 |
一、 立法例 | 第33-34页 |
二、 本质定位 | 第34-37页 |
三、 概念区分 | 第37-38页 |
四、 救济体系 | 第38-40页 |
第二章 没收财物罚之制度研究 | 第40-56页 |
第一节 没收财物罚立法模式 | 第40-48页 |
一、 适中的没收、缩限的没收和扩大的没收 | 第40-42页 |
二、 一般的没收和特定的没收 | 第42-43页 |
三、 义务的没收与职权的没收 | 第43-47页 |
四、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收财物罚立法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没收财物罚衍生制度 | 第48-56页 |
一、 追缴 | 第48-51页 |
二、 追征 | 第51-56页 |
第三章 没收财物罚之诉讼研究 | 第56-75页 |
第一节 刑法没收财物罚声请及宣告 | 第56-62页 |
一、 没收财物罚声请 | 第56-57页 |
二、 没收财物罚一般宣告 | 第57-59页 |
三、 实质数罪下没收宣告 | 第59-62页 |
第二节 没收财物罚执行 | 第62-75页 |
一、 没收财物罚执行主体 | 第62-64页 |
二、 没收物返还 | 第64-67页 |
三、 赃物善意取得问题 | 第67-72页 |
四、 没收物所有权转移时间 | 第72-75页 |
第四章 我国刑法没收财物罚之立法建议式、说明、理由及立法例 | 第75-81页 |
参考书目 | 第81-86页 |
后记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