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前言 | 第1-21页 |
§1.1 光栅的发展历史 | 第8-9页 |
§1.1.1 光栅发展的早期 | 第8页 |
§1.1.2 光栅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| 第8-9页 |
§1.1.3 现代光栅的发展 | 第9页 |
§1.2 光栅矢量衍射理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9-14页 |
§1.3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14-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-21页 |
第二章 基础理论 | 第21-37页 |
§2.1 电磁场的基本规律 | 第21-30页 |
§2.1.1 电磁场的基本方程 | 第21-24页 |
§2.1.1.1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 | 第21页 |
§2.1.1.2 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微分形式 | 第21-22页 |
§2.1.1.3 边值关系 | 第22-23页 |
§2.1.1.4 电磁性质方程 | 第23-24页 |
§2.1.2 时谐电磁场方程 | 第24-26页 |
§2.1.2.1 时谐麦克斯韦方程组 | 第24-25页 |
§2.1.2.2 亥姆霍兹方程 | 第25页 |
§2.1.2.3 电磁场的决定性分量数 | 第25-26页 |
§2.1.3 平面电磁波 | 第26-29页 |
§2.1.3.1 平面电磁波的基本概念 | 第26-27页 |
§2.1.3.2 平面电磁波的基本特性 | 第27-28页 |
§2.1.3.3 电磁波的偏振 | 第28-29页 |
§2.1.4 电磁场的唯一性定理及其作用 | 第29-30页 |
§2.2 光栅中的坐标变换法理论 | 第30-37页 |
§2.2.1 协变矢量和逆变矢量的概念和点积 | 第30-31页 |
§2.2.2 坐标变换、基矢量和度量张量 | 第31-33页 |
§2.2.3 协变矢量和逆变矢量的关系 | 第33-34页 |
§2.2.4 矢量的叉积 | 第34-35页 |
§2.2.5 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的微分方程 | 第35页 |
§2.2.6 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中各分量的特性 | 第35-36页 |
§2.3 本章小结 | 第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简化瑞利方法边界条件的新思路 | 第37-47页 |
§3.1 物理模型 | 第37-38页 |
§3.2 电磁场分量在不同坐标系的变换 | 第38-42页 |
§3.3 边界条件的满足和反射透射率的计算 | 第42页 |
§3.4 数值计算 | 第42-45页 |
§3.5 本章总结 | 第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一种综合处理光栅矢量衍射问题的新方法 | 第47-62页 |
§4.1 光栅结构参数和入射波 | 第48-49页 |
§4.2 对电磁场切向分量的描述 | 第49-52页 |
§4.3 在曲线坐标系中电磁场切向分量的Fourier表示 | 第52-53页 |
§4.4 RTCM递推算法和振幅系数阵的确定 | 第53-54页 |
§4.5 数值计算 | 第54-57页 |
§4.6 计算量比较 | 第57-59页 |
§4.7 本章总结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用反射透射系数阵算法计算光子晶体带隙 | 第62-77页 |
§5.1 光子晶体的提出 | 第62页 |
§5.2 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62-64页 |
§5.3 计算方法 | 第64-66页 |
§5.4 用反射透射系数阵递推算法计算有限周期光子晶体的带隙 | 第66-75页 |
§5.4.1 一维光子晶体模型 | 第66-67页 |
§5.4.2 s波的反射和透射 | 第67-68页 |
§5.4.3 p波的反射和透射 | 第68-69页 |
§5.4.4 反射率和透射率的计算及色散关系(TE模) | 第69-70页 |
§5.4.5 数值计算 | 第70-74页 |
§5.4.6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第六章 总结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附录: | 第79-80页 |
声明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