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7页 |
1.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7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9-15页 |
1.2.1 电网一次部分数据模型的建立综述 | 第9-10页 |
1.2.2 网络连接关系的编号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3 变电站正常操作防误闭锁逻辑的生成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4 框架表示法和搜索策略 | 第13-15页 |
1.2.4.1 框架表示法 | 第13-14页 |
1.2.4.2 搜索策略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所做的工作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电网的知识表示和知识获取方法的研究 | 第17-26页 |
2.1 电网结构数据的知识表示 | 第17-22页 |
2.1.1 电网结构知识的特点 | 第17页 |
2.1.2 电网结构知识的表示 | 第17-21页 |
2.1.2.1 网络层拓扑关系及属性知识 | 第17-19页 |
2.1.2.2 厂站层拓扑关系及属性知识 | 第19-21页 |
2.1.3 框架表示的电网知识主要特点 | 第21-22页 |
2.2 电网结构数据的分析和获取 | 第22-25页 |
2.2.1 电网结构数据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2 电网结构数据的获取 | 第23-25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网络结线分析的离线数据准备 | 第26-35页 |
3.1 电网设备公共连接点和端点的自动编号 | 第26-34页 |
3.1.1 设计思路 | 第26-27页 |
3.1.2 实现方法 | 第27-34页 |
3.1.2.1 母线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.2.2 电网设备公共连接点和端点编号 | 第29-34页 |
3.2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防误操作闭锁逻辑生成方法的研究 | 第35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35页 |
4.2 防误操作闭锁内容和闭锁条件分析 | 第35-44页 |
4.3 防误操作闭锁逻辑的自动生成方法 | 第44-55页 |
4.3.1 设计思路 | 第44页 |
4.3.2 实现方法 | 第44-55页 |
4.3.2.1 符号表示 | 第45页 |
4.3.2.2 “防止带负荷拉合主刀闸”对应刀闸操作闭锁逻辑的生成 | 第45-5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五章 数据平台的开发 | 第56-65页 |
5.1 数据平台的人机交互界面 | 第56-62页 |
5.1.1 界面设计 | 第56-58页 |
5.1.2 界面的实现 | 第58-62页 |
5.2 系统一次部分数据平台的数据结构和数据流向 | 第62-63页 |
5.3 数据平台的测试 | 第63-64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65-66页 |
6.1 研究成果 | 第65页 |
6.2 展望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