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前言 | 第4-10页 |
第一章 水安全基础理论探讨 | 第10-24页 |
1 水安全的形成、地位与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·水安全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目标之一 | 第10-11页 |
·水安全是国家安全或区域安全的基础条件之一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对水安全的关注和水安全研究的进展 | 第13-14页 |
2 水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| 第14-18页 |
·水安全概念提出的背景 | 第15页 |
·水安全概念提出的必要性 | 第15-16页 |
·水安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| 第16-18页 |
3 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、评价及水资源持续利用等概念的关系 | 第18-20页 |
·水安全与水资源安全关系的辨析 | 第18-19页 |
·水安全与传统水资源研究关系的辨析 | 第19页 |
·水安全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的辨析 | 第19-20页 |
4 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0-24页 |
·国内水安全指标研究进展 | 第20页 |
·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进展及评述 | 第20-21页 |
·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21-22页 |
·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| 第24-37页 |
1 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渊源及基本概念 | 第24-28页 |
·可持续发展的形成和发展 | 第25-27页 |
·古代朴素的可持续性思想 | 第25-26页 |
·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| 第26页 |
·现代可持续发展观的酝酿与形成 | 第26-27页 |
·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内涵 | 第27-28页 |
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| 第28-34页 |
·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| 第28-31页 |
·自然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| 第29-30页 |
·水资源是人口、生态环境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 | 第30页 |
·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| 第30页 |
·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献 | 第30-31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| 第31-34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 | 第31-32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 | 第32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决策 | 第32-33页 |
·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| 第33-34页 |
3 水安全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关系 | 第34-37页 |
·水安全是为水资源持续利用服务的理念 | 第34-35页 |
·水安全是水资源持续利用与水资源利用现实协调的理念 | 第35页 |
·水安全是继承水资源持续利用理论的理念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水安全保障监测和诊断咨询系统设计 | 第37-54页 |
1 水资源实时监测、诊断、咨询的研究动态 | 第38-41页 |
·国内外在水资源实时监测领域的动态 | 第38-39页 |
·诊断和咨询理论在水资源和相关领域应用的动态 | 第39-41页 |
2 水安全保障实时监测和诊断咨询系统的设计、构成与技术关键 | 第41-43页 |
·系统设计 | 第41页 |
·系统的构成与技术关键 | 第41-43页 |
3 各子系统具体内容 | 第43-54页 |
·水资源信息采集子系统 | 第43-45页 |
·水雨情信息实时监测 | 第43-44页 |
·取用水量信息监测 | 第44-45页 |
·墒情信息实时监测 | 第45页 |
·水质信息实时监测 | 第45页 |
·社会经济信息实时获取 | 第45页 |
·生态环境信息实时监测 | 第45页 |
·决策支持子系统 | 第45-48页 |
·水资源实时评价 | 第45-46页 |
·水资源实时预报 | 第46-47页 |
·水资源实时配置 | 第47页 |
·水资源实时调度 | 第47页 |
·水资源决策会商 | 第47页 |
·水资源实时自动控制 | 第47-48页 |
·监控管理后评估 | 第48页 |
·水安全诊断咨询专家子系统 | 第48-54页 |
·水安全诊断咨询专家子系统简述 | 第48-49页 |
·水安全诊断所需信息提取 | 第49-50页 |
·水安全状况评价 | 第50-52页 |
·水安全破坏因素诊断 | 第52-53页 |
·水安全咨询建议的提出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首都圈地区基本概况 | 第54-58页 |
1 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 | 第54-55页 |
·自然地理 | 第54页 |
·河流水系 | 第54页 |
·社会经济 | 第54-55页 |
2 水资源及其特点 | 第55-57页 |
·降雨量年内年际变化大 | 第55-56页 |
·当地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不均 | 第56页 |
·各河入境水量日趋减少 | 第56页 |
·径流丰枯呈同步变化 | 第56页 |
·连续枯水段较为常见 | 第56-57页 |
3 首都圈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·水资源不足制约经济发展 | 第57页 |
·城乡用水量增长过快,供需矛盾突出 | 第57页 |
·城乡用水矛盾日益尖锐 | 第57页 |
·本区行政区之间、本区与邻近地区之间出现供水矛盾 | 第57页 |
·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,开源潜力小 | 第57-58页 |
第五章 北京市水安全保障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| 第58-67页 |
1 建设目标 | 第58-60页 |
·有效调控洪水和实现水库预报调度 | 第58页 |
·实施蓄滞洪区风险管理调度 | 第58-59页 |
·对水源地和各类水体全面实施水质监测 | 第59页 |
·合理开采和回补地下水 | 第59页 |
·实现多水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 | 第59-60页 |
2 建设内容 | 第60-67页 |
·建设原则 | 第60页 |
·监测网建设 | 第60-64页 |
·雨水情监测站网建设 | 第60-61页 |
·雨水情监测现状 | 第60页 |
·雨水情测站布设 | 第60-61页 |
·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 | 第61-62页 |
·监测井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61页 |
·地下水监测井网布设原则 | 第61-62页 |
·地下水监测布设方案 | 第62页 |
·水环境监测 | 第62-63页 |
·水环境监测现状及问题 | 第62页 |
·水环境监测网布设 | 第62-63页 |
·城市给排水实时监测 | 第63页 |
·土壤墒情实时监测 | 第63页 |
·水土保持信息采集 | 第63页 |
·灾情信息采集 | 第63页 |
·社会经济信息采集 | 第63-64页 |
·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| 第64-65页 |
·信息传输系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64页 |
·信息传输系统建设内容 | 第64页 |
·信息传输组网 | 第64-65页 |
·数据库建设 | 第65-67页 |
·基础信息地理信息库 | 第65页 |
·水雨情数据库 | 第65-66页 |
·地下水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水环境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城市给排水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旱情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水土保持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灾情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社会经济信息库 | 第66页 |
·多媒体信息库 | 第66-67页 |
第六章 水安全诊断咨询在北京市的应用 | 第67-88页 |
1 水安全状况评价 | 第67-74页 |
·水安全度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67-68页 |
·水安全诊断指标核算标准选定及模型的确定 | 第68-71页 |
·人均水资源量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69页 |
·水资源利用率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69页 |
·防洪标准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·城市人均绿地面积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0页 |
·污径比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0页 |
·污水处理率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0页 |
·人均GDP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0-71页 |
·城镇恩格尔系数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1页 |
·城市化率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1页 |
·平均受教育年限子安全度计算模型的确定 | 第71页 |
·水安全度的计算 | 第71-74页 |
·各指标子安全度的计算 | 第71-73页 |
·水安全度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3-74页 |
2 水安全系统动态情景诊断咨询 | 第74-86页 |
·水安全诊断咨询系统动态情景生成器构造 | 第74-78页 |
·北京市水安全系统动态情景要素分析 | 第78-83页 |
·水资源系统分析 | 第78-80页 |
·经济系统分析 | 第80-81页 |
·环境系统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社会系统分析 | 第82-83页 |
·北京市水安全系统动态情景分析 | 第83-86页 |
·传统水资源利用情景 | 第83-85页 |
·水安全理念下的水资源利用情景 | 第85-86页 |
·北京市水安全动态诊断结果分析 | 第86页 |
3 北京市水安全保障措施构想 | 第86-8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