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-14页 |
| 1.1 RPC的问世 | 第5-7页 |
| 1.2 RPC的技术性能 | 第7-10页 |
| 1.3 国内外RPC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| 1.4 RPC的工程应用前景 | 第11-12页 |
| 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| 第二章 RPC原材料的选用 | 第14-25页 |
| 2.1 RPC的配制原理与技术 | 第14-16页 |
| 2.2 水泥 | 第16-17页 |
| 2.3 高效减水剂 | 第17-19页 |
| 2.4 细砂 | 第19-21页 |
| 2.5 硅灰 | 第21-23页 |
| 2.6 磨细石英粉 | 第23-24页 |
| 2.7 粉煤灰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RPC200的配制技术试验研究 | 第25-48页 |
| 3.1 基准配合比的提出 | 第25-27页 |
| 3.1.1 水泥熟料矿物的水化 | 第25-27页 |
| 3.1.2 活性混合材料的作用 | 第27页 |
| 3.2 配合比试验 | 第27-39页 |
| 3.2.1 制作技术探讨 | 第27-29页 |
| 3.2.2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9-39页 |
| 3.3 养护制度对RPC200强度的影响 | 第39-48页 |
| 3.3.1 养护方案设计 | 第39-41页 |
| 3.3.2 试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8页 |
| 第四章 RPC200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| 第48-62页 |
| 4.1 试件的设计与测试方法 | 第48-52页 |
| 4.1.1 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| 第48-49页 |
| 4.1.2 加载及测试方法 | 第49-51页 |
| 4.1.3 破坏过程和形态 | 第51-52页 |
| 4.2 RPC200的力学性能 | 第52-62页 |
| 4.2.1 RPC200立方体与棱柱体抗压强度的关系 | 第52-53页 |
| 4.2.2 RPC200的抗拉强度 | 第53页 |
| 4.2.3 RPC200的应力—应变曲线 | 第53-58页 |
| 4.2.4 变形模量、峰值应变与泊松比 | 第58-62页 |
| 结论 | 第62-64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4-66页 |
| 致谢 | 第66-67页 |
| 个人简历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