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3页 |
论文框架结构图 | 第13-14页 |
上篇 感悟与解读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32页 |
·研究的缘起 | 第16-27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成果应用范围 | 第27-28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研究的创新性 | 第29-32页 |
第二章 巴黎城市建筑解读与启示 | 第32-106页 |
·选择巴黎作主要调研对象的理由 | 第32-34页 |
·巴黎城市建筑发展史简述 | 第34-54页 |
·巴黎近现代城市建筑发展典型案例经验教训分析 | 第54-103页 |
·案例分析:奥斯曼对巴黎的改造 | 第54-62页 |
·案例分析:巴黎老城区的屋顶与建筑立面控制线 | 第62-69页 |
·案例分析:安德鲁·雪铁龙公园 | 第69-74页 |
·案例分析:贝尔西社区 | 第74-80页 |
·案例分析:影响至卫星城Cergy-Pontoise 的巴黎城市轴线 | 第80-85页 |
·案例分析:廉价住宅(H.B.M)廉租住宅(H.L.M)集合住宅的建设 | 第85-93页 |
·案例分析:节日广场/塞纳河沿岸发展/德方斯3 个项目的比较 | 第93-99页 |
·案例分析:蒙巴纳斯大厦 | 第99-103页 |
·由巴黎城市建筑解读中得到的启示 | 第103-10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下篇 理论与实践 | 第106-254页 |
第三章 “相容建筑”的概念与内涵 | 第108-134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概述及“相容建筑”概念的引入 | 第108-112页 |
·相关理论研究概述 | 第108-110页 |
·概念的引入 | 第110-112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的概念 | 第112-115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是一种设计操作导则 | 第112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是一种建筑整体观 | 第112-113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是一种多学科交叉 | 第113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是一种社会参与 | 第113-115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的内涵 | 第115-125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注重建筑与城市的相容 | 第115-116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注重建筑与文脉的相容 | 第116-120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注重建筑与环境的相容 | 第120-121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注重建筑与人的相容 | 第121-125页 |
·“相容建筑”与四个重要关系的把握 | 第125-133页 |
·统一与变化的关系 | 第125-129页 |
·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| 第129-130页 |
·现状与发展的关系 | 第130-131页 |
·地域性与全球化的关系 | 第131-13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33-134页 |
第四章 “相容建筑”的可操作性(综述) | 第134-204页 |
·延续历史城市肌理:历史文化区域修旧如旧的保护与渐进式的改造更新 | 第135-156页 |
·营建和谐空间秩序:在新兴城市与城市新发展区域建筑师的相互协作 | 第156-168页 |
·关注城市公共空间:把建筑设计的中心从建筑实体转移到空间的构成 | 第168-174页 |
·确立建筑充分理据:寻求建筑基地与城市空间的历史文化几何联系 | 第174-188页 |
·提高业界专业素质:完善的工作体系、设计理念、表现手法、技术支持 | 第188-192页 |
·严格城市规划法规:协助政府建立完善法规并有效实施 | 第192-196页 |
·政府宣传政策导向:建筑师应参与先进建筑文化的社会宣传 | 第196-197页 |
·加强国民文化素养:建筑文化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197-20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02-204页 |
第五章 “相容建筑”设计方法的试应用 | 第204-254页 |
·试应用实例1:城市空间几何关系推导~广东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工业中心 | 第204-216页 |
·试应用实例2:相关联建筑师协同工作~浙江大学基础部新校区 | 第216-238页 |
·试应用实例3:空间关系主导建筑设计~武汉大学杨家湾小区入选方案 | 第238-252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52-254页 |
结束语 | 第254-256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256-26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260-262页 |
致谢 | 第262-263页 |
附录:案例分析索引 | 第2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