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研究生教育论文

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

前言第1-22页
 一、 研究背景第12-16页
 二、 研究意义第16-17页
 三、 研究体系第17-19页
 四、 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9-20页
 五、 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第20-22页
第一章 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2-38页
 第一节 高等教育发展观第22-28页
  一、 传统发展观第22-25页
  二、 整体性发展观第25-27页
  三、 可持续发展观第27-28页
 第二节 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模式第28-38页
  一、 阶段发展论第29-31页
  二、 波动发展论第31-32页
  三、 非均衡发展论第32-35页
  四、 功能扩展论第35-38页
第二章 研究生教育的地位与功能第38-54页
 第一节 研究生教育与高等教育第38-43页
  一、 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第38-40页
  二、 研究生教育推动本科教育的发展第40-41页
  三、 重点高校要把研究生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第41-43页
 第二节 研究生教育与一流大学发展第43-47页
  一、 发展研究生教育是一流大学的内在要求第43-44页
  二、 发展研究生教育是强校之路第44-45页
  三、 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第45-47页
 第三节 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第47-54页
  一、 研究生教育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第47-49页
  二、 研究生教育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第49-51页
  三、 加强政府职能,促进研究生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第51-54页
第三章 研究生教育的理念与制度环境第54-68页
 第一节 研究生教育理念第54-58页
  一、 定性理念第55-56页
  二、 定形理念第56-58页
  三、 定型理念第58页
 第二节 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办学自主权第58-62页
  一、 落实办学自主权上存在的问题第59-60页
  二、 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客观必然性第60-61页
  三、 落实办学自主权的有效措施第61-62页
 第三节 研究生教育制度创新第62-68页
  一、 适应政府的宏观调控第63-64页
  二、 适应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第64-65页
  三、 适应实行民主管理第65-68页
第四章 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第68-87页
 第一节 研究生教育系统特征第68-69页
  一、 有组织的松散的系统第68页
  二、 学术自治为特点的系统第68-69页
  三、 封闭与开放相统一的系统第69页
 第二节 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和运行机制第69-75页
  一、 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第70-73页
  二、 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第73-75页
 第三节 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制度和管理模式第75-79页
  一、 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特点第75-77页
  二、 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特点第77-79页
 第四节 我国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第79-87页
  一、 计划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及其局限性第79-80页
  二、 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第80-84页
  三、 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生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式第84-87页
第五章 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要素第87-115页
 第一节 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与规模第87-93页
  一、 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第87-89页
  二、 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第89-91页
  三、 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第91-93页
 第二节 研究生教育结构与效益第93-102页
  一、 学科结构逐步合理第94-96页
  二、 层次结构有待调整第96-98页
  三、 研究生培养的多样性第98-99页
  四、 区域发展不平衡第99-101页
  五、 办学效益不断提高第101-102页
 第三节 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第102-115页
  一、 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的历史与发展第103-104页
  二、 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速度、规模及结构第104-109页
  三、 委托培养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第109-115页
第六章 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第115-133页
 第一节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目标体系第117-122页
  一、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第117-118页
  二、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第118-121页
  三、 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第121-122页
 第二节 创新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第122-126页
  一、 国家创新体系与研究生教育第122-123页
  二、 实现发展目标呼唤研究生教育创新第123-125页
  三、 培养创新能力是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第125-126页
 第三节 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第126-133页
  一、 制定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的现实基础第126-127页
  二、 制定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目标的宏观环境第127-128页
  三、 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第128-129页
  四、 湖北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第129-133页
第七章 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对策第133-155页
 第一节 改革与结构优化战略第133-139页
  一、 办学自主权改革第133-136页
  二、 学位授权制度改革第136-137页
  三、 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调整第137-139页
 第二节 模式创新战略第139-143页
  一、 培养层次第139-140页
  二、 培养过程第140-141页
  三、 弹性学制第141页
  四、 质量工程第141-142页
  五、 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制度第142-143页
  六、 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制度第143页
 第三节 培养基地建设战略第143-148页
  一、 优化办学层次第144页
  二、 研究型大学建设第144-146页
  三、 重点学科建设第146页
  四、 中西部、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第146-147页
  五、 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第147-148页
 第四节 环境创新战略第148-151页
  一、 研究生教育的法规体系第148-149页
  二、 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第149-150页
  三、 研究生教育理论的研究第150-151页
 第五节 国际化战略第151-155页
  一、 研究生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第151-153页
  二、 研究生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培养第153-155页
参考文献第155-162页
附录:第162-163页
致谢第163-164页

论文共1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
下一篇:TiO2薄膜的结构、特性及生长模式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