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自动化元件、部件论文--发送器(变换器)、传感器论文

蓝牙传感器的系统设计与实现

中文摘要第1-6页
英文摘要第6-10页
第1章 引言第10-12页
第2章 蓝牙传感器技术概述第12-16页
 2.1 蓝牙技术的发展和特色第12-14页
  2.1.1 蓝牙SIG第12页
  2.1.2 蓝牙技术的特色第12-13页
  2.1.3 蓝牙技术的应用模式第13-14页
 2.2 蓝牙传感器的意义和前景第14-16页
  2.2.1 传统传感器的问题第14-15页
  2.2.2 蓝牙传感器的特点和优势第15-16页
第3章 蓝牙规范第16-21页
 3.1 核心规范第16-19页
  3.1.1 蓝牙的结构第16-17页
  3.1.2 微网和散射网第17-18页
  3.1.3 蓝牙的安全机制第18-19页
 3.2 操作模式第19-21页
第4章 蓝牙协议栈第21-27页
 4.1 核心协议第21-23页
  4.1.1 基带第22页
  4.1.2 链接管理器第22页
  4.1.3 逻辑链路控制和适配协议第22-23页
  4.1.4 服务发现协议第23页
 4.2 RFCOMM第23页
 4.3 栈内通信模式第23-27页
  4.3.1 服务源语第23-25页
  4.3.2 接口库函数第25-27页
第5章 蓝牙传感器的开发工具第27-32页
 5.1 蓝牙芯片BlueCore第27-28页
 5.2 蓝牙开发包Casira第28页
 5.3 蓝牙软件开发工具BlueLab第28-29页
 5.4 传感器芯片第29-32页
第6章 蓝牙传感器的系统设计与实现第32-42页
 6.1 系统设计第32-33页
 6.2 软件总体框架设计第33-39页
  6.2.1 基本功能及层次关系第33-34页
  6.2.2 蓝牙链接接口第34-36页
  6.2.3 应用程序框架第36-38页
  6.2.4 用户接口第38-39页
 6.3 蓝牙传感器设备定制与要求第39-42页
  6.3.1 设备标识及服务记录注册第39页
  6.3.2 消息定义及格式第39-40页
  6.3.3 PIO分配第40页
  6.3.4 数据采集第40-41页
  6.3.5 数据接收与发送第41-42页
第7章 总结与展望第42-45页
 7.1 蓝牙与其他无线技术的比较第42-43页
  7.1.1 红外线技术和蓝牙的比较第42页
  7.1.2 HomeRF和蓝牙的比较第42-43页
  7.1.3 IEEE802.11和蓝牙的比较第43页
 7.2 蓝牙技术面临的挑战第43-44页
 7.3 本文工作展望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是N1V的N2”序列式研究
下一篇:委婉语语用功能解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