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4页 |
2.1 实验仪器 | 第13-14页 |
2.2 溶液及药品配制 | 第14-15页 |
2.3 细胞分离 | 第15-17页 |
2.3.1 分离过程简图 | 第15-16页 |
2.3.2 细胞分离的具体操作 | 第16-17页 |
2.4 膜片钳实验技术 | 第17-23页 |
2.4.1 原理 | 第17-18页 |
2.4.2 模式 | 第18-19页 |
2.4.3 操作步骤 | 第19-23页 |
2.5 统计学处理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24-33页 |
3.1 毒蕈碱电流的诱导 | 第24页 |
3.2 低渗牵张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24-26页 |
3.3 细胞松弛素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26-31页 |
3.3.1 等渗条件下细胞松弛素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29页 |
3.3.2 低渗条件下细胞松弛素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29-31页 |
3.4 鬼笔环肽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3.4.1 等渗条件下鬼笔环肽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31页 |
3.4.2 低渗条件下鬼笔环肽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33-42页 |
4.1 毒蕈碱受体门控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 | 第33-35页 |
4.1.1 毒蕈碱受体的分子基础 | 第33-34页 |
4.1.2 M受体在胃肠平滑肌的分布及作用 | 第34-35页 |
4.2 牵张敏感阳离子通道 | 第35-38页 |
4.2.1 非选择性MSCs的生物学特性 | 第35-36页 |
4.2.2 非选择性MSCs的生理功能 | 第36-38页 |
4.3 牵张细胞膜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38页 |
4.4 细胞骨架的微丝蛋白对毒蕈碱电流的作用 | 第38-40页 |
4.5 本实验结果的生理学意义 | 第40页 |
4.6 尚待解决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2-43页 |
综述 | 第43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