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 前言 | 第1-9页 |
1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概述 | 第9-22页 |
·环境审计概述 | 第9-16页 |
·环境审计的定义 | 第9-11页 |
·环境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1-14页 |
·环境审计与审计的关系 | 第14-16页 |
·环境审计的特点 | 第16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概述 | 第16-19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必要性 | 第17-19页 |
·构建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思路 | 第19-22页 |
·现有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不足 | 第19页 |
·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步骤 | 第19-20页 |
·研究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应注意的问题 | 第20-22页 |
2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| 第22-26页 |
·确定审计理论结构的要素 | 第22-23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要素应具备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应包含的要素 | 第23页 |
·确定环境审计理论结构应包含的要素 | 第23-26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的选择 | 第23-25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的分类 | 第25-26页 |
3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 | 第26-33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的典型观点 | 第26-28页 |
·以抽象科学为起点 | 第26页 |
·以审计假设为起点 | 第26-27页 |
·以审计环境为起点 | 第27页 |
·以审计对象为起点 | 第27页 |
·以审计本质为起点 | 第27页 |
·以审计目标为起点 | 第27-28页 |
·以二元要素为起点 | 第28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的确定:以环境审计目标为起点 | 第28-33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起点应具备的特征 | 第28-29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起点:环境审计目标 | 第29-33页 |
4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| 第33-46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的典型观点及其评价 | 第33-40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的典型观点 | 第33-38页 |
·对以上观点的评价 | 第38-40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新探:审计目标模式和审计本质模式的融合 | 第40-42页 |
·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| 第40-41页 |
·该理论结构的优点 | 第41-42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| 第42-43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应反映环境审计的特殊之处 | 第42-43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| 第43页 |
·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的关系 | 第43-46页 |
·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| 第43-45页 |
·派生要素与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 | 第45-46页 |
5 环境审计理论结构要素的分析 | 第46-73页 |
·环境审计目标 | 第46-51页 |
·研究环境审计目标的重要性 | 第46页 |
·影响环境审计目标的因素 | 第46-47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目标的典型观点 | 第47-49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49-51页 |
·环境审计假设 | 第51-55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假设的典型观点 | 第51-53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53-55页 |
·环境审计原则 | 第55-58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原则的典型观点 | 第55-57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57-58页 |
·环境审计准则 | 第58-62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准则的典型观点 | 第58-59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59-62页 |
·环境审计方法 | 第62-63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方法的典型观点 | 第62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62-63页 |
·环境审计概念 | 第63-66页 |
·环境审计概念的涵义 | 第64页 |
·环境审计概念的特征 | 第64-65页 |
·环境审计概念的内容 | 第65-66页 |
·环境审计本质 | 第66-67页 |
·有关环境审计本质的典型观点 | 第66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66-67页 |
·环境审计主体 | 第67-69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主体的典型观点 | 第67-68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68-69页 |
·环境审计对象 | 第69-73页 |
·关于环境审计对象的典型观点 | 第69-70页 |
·笔者的观点 | 第70-73页 |
结束语 | 第73-74页 |
注释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