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财务管理论文

中小企业融资行为与商业银行制度和业务创新

第一章 绪论第1-17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,研究背景与动因第11-13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思路、方法及创新第13-17页
     ·写作思路第14页
     ·文章脉络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·主要创新点第15-17页
第二章 相关理论文献与数理模型综述第17-46页
   ·中小企业融资的几个概念第17-26页
     ·融资结构第20页
     ·资本结构第20-21页
     ·融资成本第21-24页
     ·融资风险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衡量资本结构的标准第25-26页
   ·经典融资理论概述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净收益理论(Net Income Theory)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净营业收益理论(Net operating Income Theory)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传统理论(Traditional Theory)第29-30页
   ·现代融资理论-MM定理及其扩展第30-37页
     ·基本符号及其含义第31页
     ·理论假设第31页
     ·无所得税时的MM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·有所得税时的MM模型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米勒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对MM理论的评价第36-37页
   ·融资结构理论的最新动态第37-46页
     ·权衡理论(Tradeoff Theory)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激励理论(Incentive Theory)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不对称信息理论 (Asymmetric Information Theory)第41-43页
     ·控制理论( Control Theory)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对西方融资结构理论评价第44-46页
第三章 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国际借鉴及困境分析第46-78页
   ·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特点及融资偏好第46-53页
     ·企业生命周期及成长类型第46-47页
     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与融资选择第47-52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与来源第52-53页
   ·中小企业融资的信息经济学分析第53-61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的刚性缺口--金融缺口分析第53-56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描述第56-61页
   ·境外外中小企业融资体制与经验的综述第61-73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第61-65页
     ·英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第65-68页
     ·日本的中小企业融资第68-71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第72-73页
   ·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E-B-G分析第73-78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表现第73-75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解析第75-78页
第四章 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第78-94页
   ·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信贷偏好第78-85页
     ·信息对称下的理想信贷均衡第78-80页
     ·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的混合利率政策第80-83页
     ·信贷一般均衡分析模型第83-85页
   ·利率管制条件下的商业银行信贷均衡模型第85-89页
   ·中小企业信用级别与商业银行的贷款选择第89-94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资本金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第89-90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抵押、担保、存款质押与商业银行贷款行为第90-93页
     ·利率管制与企业信用加强第93-94页
第五章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基础--银企共生理论分析第94-124页
   ·银企关系的一般分析第94-103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的市场理论分析第94-96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的信用理论分析第96-97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的信息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第97-103页
   ·银企关系的数理分析第103-113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的完美贝叶斯均衡(Perfect Bayesian Equilibrium)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·趋近于帕累托最优的完美贝叶斯均衡第108-113页
   ·银企关系的共生理论分析第113-120页
     ·金融共生的三要素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金融共生单元第114-115页
     ·金融共生模式第115-116页
     ·金融共生环境第116页
     ·金融共生理论的基本原理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·“大银行-大中企业”与“小银行-中小企业”的金融共生关系分析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最优化的金融共生结构第119-120页
   ·西方银企关系模式对构造我国新型银企关系的启示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模式选择的依据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模式确立的前提和形式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模式有效运作的保证第122页
     ·银企关系模式的最优选择第122-124页
第六章 解决方案与实证分析第124-146页
   ·构建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平台第124-126页
   ·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第126-130页
     ·重新构筑多层次的金融机构体系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允许银企相互持股,搭建产融结合平台第128页
     ·调整商业银行指标监管体系和激励机制,鼓励为中小企业融资予以倾斜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·推进利率市场化与收费自主化,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有效对称第129-130页
   ·商业银行融资业务创新第130-135页
     ·各行成立“中小企业信贷管理部”专门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工作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·贷款类融资业务创新第131-133页
     ·理财类融资业务创新第133页
     ·票据类融资业务创新第133-134页
     ·租赁类融资业务创新第134-135页
   ·政府的作用第135-139页
     ·运用政策强化和改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第135-136页
     ·建立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第136-138页
     ·拓展直接融资渠道,建立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体系第138页
     ·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中小企业共同构建“中小企业联盟”第138-139页
   ·天津市中小企业融资实证分析第139-146页
     ·中小企业融资状况第139-140页
     ·主要问题及表现形式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·原因分析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·基本思路与对策第143-146页
结束语与展望第146-148页
参考文献第148-164页
科研、论文及获奖情况第164-167页
致  谢第167页

论文共16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为金融理论和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
下一篇:中国汇率制度选择:汇率目标区及其方案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