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《淮南子》总论 | 第5-13页 |
一、 百虑一致的思想体系 | 第5-10页 |
二、 “大浑为一”的审美理想观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大美之境 | 第13-25页 |
一、 大美的哲学依据——“道” | 第13-18页 |
二、 大美的内涵 | 第18-22页 |
三、 大美的最高境界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人格理想 | 第25-35页 |
一、 人格理想的范本——“圣人” | 第25-29页 |
二、 人格理想的实现途径 | 第29-32页 |
三、 人格理想的最高境界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艺术理想 | 第35-46页 |
一、 艺术理想文道观 | 第35-38页 |
二、 艺术理想“至情”论 | 第38-43页 |
三、 艺术理想风格论 | 第43-46页 |
第五章 《淮南子》与中国审美文化传统 | 第46-53页 |
一、 和谐统一的审美思维模式 | 第46-49页 |
二、 人的自由——审美理想的终极价值 | 第49-50页 |
三、 审美理想的人生范例——陶渊明、苏轼 | 第50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书目 | 第54-55页 |
后记 | 第55页 |